第60章(1/2)
仲康,何事如此惊慌?
曹操并未斥责许褚。
反而心头一紧。
以许褚之沉稳,若非惊天变故,断不会如此失态!
主......主公。
荀令君从许昌送来书信,另有口信转达。
荀令君言道......妙才将军已助主公达成夙愿。
况且,周公也不过位居丞相。
主公为何仍不肯止步?
话音未落。
许褚已跪伏于地,不再作声。
那封书信从他手中滑落,静静躺在地上。
窗外月色清冷,不见乌鹊踪影。
帐内荀攸默然不语。
眉宇间尽是对叔父荀彧的困惑与不解。
曹操呆坐原地,欲言又止。
最终由荀攸拾起那封书信。
信中荀彧言辞恭谨。
然而字里行间。
荀攸分明感受到叔父对主公的疏离!
或许,该说是志不同道不合。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或许自赤壁战后,曹操进位丞相之时,便已埋下祸根。
荀彧与曹操之争,非止于皇权,更在于理念相左。
荀彧推崇周公姬旦,期盼曹操效仿先贤,而非步伊尹、霍光、董卓后尘。
遥想当年。
荀彧初投曹营,与曹操言志的场景犹在眼前。
曹操抚胸对荀彧坦言,他毕生夙愿便是当上大汉的征西将军。
如今时过境迁。
征西将军之位已由夏侯渊担任。
虽只是行征西将军之职,却恰恰圆了曹操当年的梦想。
正因如此,荀彧才会说夏侯渊已替曹操实现了抱负。
但显然!
曹操的野心远不止于征西将军,不满足于司空之位,更不甘心仅做丞相!
早前他便放出风声,有意更进一步晋封公爵。
天下尚未一统,就已图谋公爵之位。
待天下一统之日,他又将如何?
称魏王?
抑或是......?
而在荀彧的来信中。
除了与曹操的激烈交锋外。
还提及两桩令曹操怒发冲冠,险些再掀桌案之事!
......
宛城发生叛乱。
洛阳发生叛乱。
呵,幕后主使,是伏完与天子吧?
曹操冷笑连连。
信中透露出荀彧极其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荀彧对曹操的某些作为已忍无可忍。
他不奢望曹操能还政天子。
但至少,不该踏上称公称王之路吧?
昔日刘邦立下白马之盟,明令非刘氏不得封王。
两汉四百年来,唯王莽曾僭越称王,最终篡汉自立。
难道你曹孟德也要步王莽后尘?
甚或,比王莽更甚?
此乃荀彧与曹操的第一重矛盾。
然而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