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2)
父亲明察。
此乃子文构陷。
谁人不知,我兄弟三人唯子文通晓兵事。
这些私兵,定是世家为求功名,特为子文所备!
曹操闻言颔首,似已采信。
曹彰见状大急。
纵使曹操未必真会诛子,
然事无绝对。
若曹操决意杀一儆百,又如之奈何?
情急之下,
曹彰将先前与曹丕、曹植密谋之事,原原本本道出。
曹丕与曹植心急如焚。
却无计可施。
此刻若上前堵住曹彰的嘴,
反倒显得欲盖弥彰。
待曹彰说完,
兄弟二人相视苦笑。
他们暗下决心,
往后谋划之事,
绝不再让曹彰参与。
这简直是个天坑!
曹家三兄弟的塑料情谊,
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
曹操将三个儿子再次遣返许昌,
却将他们带来的私兵尽数收编。
世家若来讨要?
正好!
此时尚无九品中正制,
世家尚未成气候。
汉律明令禁止私养死士,
曹操手握律法,
说他们是死士就是死士!
辩解说只是家丁?
谁家会让家丁伪装民夫上战场?
这些私兵就此成为俘虏,
要么让世家花钱赎人,
要么就留下屯田。
反正都是没有户籍的隐户。
至于世家资助的银钱,
自然全数进了曹操的囊中。
打发走三个儿子后,
曹操率军从容离开下晷城,
向寿春进发。
他将在那里与曹舒会合,
并——分赃!
那份关键的名册,
正是曹舒派人送来。
当问及来源时,
曹舒坦言:
此乃杨修暗中相赠。
老曹并未打算责罚杨修。
相反,他觉得杨修比从前更稳重,更懂得审时度势,不再一味清高。
良禽择木而栖。
曹植显然并非良木。
既然如此,杨修舍弃曹植,转投曹舒,又有何不可?
老曹并非迂腐之人。
相反,普天之下,能比他更精于算计的,恐怕寥寥无几。
“回去后,该给舒儿封个官职了。”
“甘罗十二岁为相,我家舒儿比他更胜一筹!”
老曹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