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19章 "舒舒公子。"

第119章 "舒舒公子。"(1/2)

目录

想到这里,关羽轻叹一声。

他知道女儿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但若是能生擒曹舒,倒也未尝不可。

然而关羽没想到的是,事情很快就会发生。

只不过顺序完全颠倒——竟是关银屏被曹舒所擒!

......

关中地区

长安城外

曹舒决定率领虎豹骑进城拜访钟繇。

这位老先生一直对他不错,之前还送来了张菖蒲。

府中

钟繇与曹舒相对而坐。

曹舒开口道:

“元常先生治理有方,关中能恢复繁荣,多亏了您。”

钟繇摆手笑道:

“老夫不过一介书生。”

“真正功劳最大的,是常年镇守前线的妙才将军。”

“若非他坐镇,关中只怕早已生灵涂炭。”

曹舒点头赞同。

夏侯渊虎步关右的威名,正是靠战功累积而来。

当年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关中民生凋敝。

经过夏侯渊与钟繇多年治理,才恢复半数繁荣。

提到夏侯渊,二人谈兴更浓。

钟繇叹息道:

“妙才将军这些年来,实在不容易。”

“老夫时常告诫他,莫要总冲在最前头。”

“可他却始终不听。”

“每逢征战,必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曹舒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夏侯渊最大的毛病,便是一上战场,便忘了自己是一军统帅。

他仍把自己当作冲锋陷阵的猛将,甚至不顾自身安危。

就在曹舒欲与钟繇一同数落夏侯渊时,一名暗卫匆匆而至,呈上一封夏侯渊的亲笔信。

曹舒接过信,目光渐沉。

钟繇察觉异样,连忙问道:“舒公子,莫非前线战况有变?”

曹舒点头,将信递给钟繇。

信中第一条,夏侯渊决定在定军山扎营。

第二条,定军山各处小道皆布防,以防刘备麾下蛮兵偷袭。

这两条尚属寻常。

可第三条,却令曹舒心神不宁——

郭淮,竟成了马鸣阁道守将。

曹舒分明记得,自己此前曾在军中搜寻过郭淮此人,却一无所获。

换言之,当初他在汉中时,郭淮还未从军。

短短一年多,郭淮竟一跃成为曹营中高层将领,升迁之速,堪称惊人。

是夏侯渊提拔了他?

并非如此。

夏侯渊在信中坦言,郭淮曾请求取代郝昭,镇守葭萌关,但被他拒绝。

想到郭淮在原史上为司马家做的那些事,曹舒愈发觉得此人可疑。

倒非怀疑他是刘备或孙权的细作,而是其动机与目的,实在耐人寻味。

无论如何——

郝昭乃曹舒心腹,郭淮未通半声,便想取而代之,已然触犯曹舒的底线。

呵,以为背后有几家世族撑腰,便可肆无忌惮?

很快,曹舒便会让他明白,何为“自寻死路”。

他向来不讲道理。

护短于己,铁拳对外。

道理?拳头够硬,他便是道理!

曹舒辞别钟繇后,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发。

与此同时,葭萌关外战云密布。

刘备集结兵力,正式对葭萌关发起攻势。

守将郝昭面临巨大压力。

为攻克此关,刘备命人打造数辆巨型冲车。

尽管葭萌关地势险峻,但这些冲车仍被艰难推至关下。

就在刘备下令吹响号角,准备强攻之时——

城楼上滚木礌石倾泻而下!

数辆冲车瞬间损毁过半。

“这……”

前线指挥的李严等人面色骤变。

然而,这只是开始。

战斗打响后,郝昭镇定自若,指挥若定。

曹军一次次击退刘备军的进攻。

激战持续至黄昏,刘备只得鸣金收兵。

众将神情凝重,谁也没料到郝昭如此难缠。

原本以为他只是曹营无名小将,不料葭萌关在他手中竟成铜墙铁壁!

不过,刘备并未气馁。

只要蛮兵能找到绕过定军山的小路,战局仍对他有利。

然而当晚,探马来报——

夏侯渊已率主力进驻定军山!

刘备眉头紧锁。

张松和见状,立即进言:

“主公不必忧虑。”

“夏侯渊若死守南郑,反倒难办。”

“如今他移营定军山,实乃自寻死路!”

刘备连忙问道:

“永年、孝直,可有良策?”

二人相视一笑,缓缓道出计谋。

刘备听罢,眼中精光一闪。

此计若成,不仅可击溃定军山曹军,更能一举夺取汉中!

他万万没想到,曹营内部竟有如此精彩的内斗!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刘备持续攻打葭萌关。蜀军虽伤亡不小,却始终未停止进攻。

郝昭站在城头,望着屡次败退的蜀军,心中生疑。他总觉得蜀军的攻势透着古怪。刘备征战沙场数十载,绝非不通兵法之人,这般徒劳攻关究竟意欲何为?

不同于鲁莽武将,郝昭素来善于运筹帷幄。他敏锐察觉到刘备此举必有深意,当即派亲信前往定军山向夏侯渊报信。

殊不知此时的定军山上,蛮族军队与蜀军精锐正沿山道突袭。夏侯渊刚调兵迎敌,又接获天荡山遇袭的急报——更令人惊诧的是,攻山部队竟打着刘备的帅旗。

天荡山地势险要却形同鸡肋,驻守此地的夏侯德能力平庸。夏侯渊陷入两难:若驰援天荡山,恐定军山有失;若不救援,夏侯德必败无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