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33章 心中仍感不安。

第133章 心中仍感不安。(2/2)

目录

如果刘备和那些战死夷陵的荆州派文武还活着,蜀汉绝不可能与江东再度联手。

毕竟,吕蒙白衣渡江已不仅是骑在他们头上撒野,而是直接刨了他们的祖坟!

这种情况下,若刘备忍气吞声与孙权和解,那他还不如直接散伙,回涿郡大槐树下编草鞋算了!

如今亦是如此。

等益州派出于理智,自然不希望刘备立刻对孙权用兵。

夺回荆州对他们并无太大好处,损兵折将图什么?

但对荆州派而言,意义截然不同!

若荆州不在刘备手中,荆州派将失去人才来源。

参考历史上的蜀汉后期便知——蒋琬、费祎时代,荆州派凋零殆尽;到了姜维时期,蜀地高层已无荆州派身影。

因此,对荆州派来说,无论曹操是否为大敌,孙权的行为就是刨祖坟!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而对刘备而言呢?

荆州是“隆中对”的核心之地,失去荆州意味着核心利益受损。

二弟关羽又死于孙权之手,这口气刘备岂能咽下?

于是,和李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刘备含泪对亲卫队长下令:“速将曹操书信送往成都,交孔明过目。”

说罢沉默不语。

和李严却面色凝重——刘备此举,分明是要看诸葛亮和荆州派的态度来定战略走向。

荆州派会怎么选?

当然是打江东!

荆州派并非不顾大局,实在是孙权做得太过分,连祖坟都敢挖,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若是孙权打的是益州的主意,恐怕益州派会比荆州派更加愤怒!

所以,谁也别说谁,半斤八两罢了。

立场决定态度。

对荆州派来说,如今连家底都快保不住了,谁还管什么格局?

江东,必须打!

与李严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浮现出忧虑之色。

不过,和纯粹的益州派不同。

他与刘备私交甚笃,即便刘备执意伐吴,仍愿追随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

“呵,刘玄德下令撤军三十里?”

“果然被舒儿料中了。”

“玄德终究是个重情义的人。”

“云长之仇若都能忍,那倒真是我曹某看走眼了!”

曹军大营内,曹操抚须而笑。

平心而论,曹操对刘备始终有种英雄相惜之感。

尽管他打算坐观孙刘相争,坐收渔利,但若非要选一方支持,他定会选刘备而非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一是赞孙权沉稳隐忍,善于制衡。

二则是暗讽他只配当个后辈对手!

能让曹操视为同辈劲敌的,除了已故的袁绍,也就只有刘备了。

至于袁术之流?呵,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主公,刘备既已后撤,我军是否也该退回长安?”程昱问道。

曹操眼神一沉,正色道:

“舒儿拿下荆州,我这做父亲的若毫无动作,岂不让人笑话?”

程昱暗自腹诽——谁敢笑话曹操?

不过,这话也透露了一个信号:有人要遭殃了。

果然,曹操望向西北,意味深长道:

“仲德,你可发觉?”

“近来羌胡二部,似乎不太安分。”

程昱侍奉曹操多年,当即领会主公言外之意。

他拱手进言道:羌胡肆虐凉州,百姓流离失所。虽似小患,若任其滋长,恐酿大祸。

曹操抚须而笑。既然暂时无法对刘备孙权用兵,剿灭羌胡倒不失为良策。更何况河西走廊沦陷西域已八十余载,是时候收复失地了。

成都左将军府内,诸葛亮正执笔批阅文书。自刘备出征后,他便在此总理政务。阅毕主公来信,军师轻叹一声,移步议事厅。

荆州系文武早已齐聚。诸葛亮心知此时伐吴并非上策,却势在必行——不仅荆州诸将摩拳擦掌,连主公也主战之意甚坚。

当军师宣读书信内容后,厅内先是一静,继而群情激愤。傅彤率先拍案而起:江东背信弃义!此仇不报,枉为丈夫!

此言一出,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就连素来持重的蒋琬、费祎等人也纷纷请缨。须知在场诸将背后,站着更多未到场的荆州将士。

见主战已成定局,诸葛亮开始筹划战备与益州防务。他决定留守后方,效仿荀彧坐镇中枢。马良、冯习等将领则随军出征。

会议甫毕,诸葛亮立即修书急报刘备:众将求战心切,然出兵规模尚需斟酌。

秣陵

孙权调遣孙桓、朱桓、李异、谭雄等将领增援陆逊后,心中仍感不安。

在与江东世家商议后,孙权又募集了三万新兵。然而这些士兵大多缺乏战力,难以扭转局势。

就在孙权加紧备战之际,曹营使者杨修突然到访。

不同于上次对待司马懿的强硬态度,此次孙桓未敢怠慢,恭敬地将杨修引入议事厅。

杨修昂首而入,神色倨傲,仿佛江东众人欠他巨债一般。厅内文官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孙权心中暗骂属下无能,只得亲自开口:“贵使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杨修冷笑一声,咄咄逼人道:“江东群臣就这点胆量?实话告知,刘备已与曹丞相联手,不日将共伐江东!尔等危在旦夕,何不早降?”

此言一出,部分文臣面色骤变。襄樊之战后,吕蒙战死、朱然被俘的阴影尚未消散,若曹刘真联手来攻,江东岂能抵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