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他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2/2)
“微臣此来,正是要助陛下脱离樊笼!”
“重振汉室江山!”
刘协闻言双目圆睁,颤声道:
“爱卿此言当真?”
也难怪他如此失态。自登基以来,他便如笼中困鸟,先后受制于各路权臣。
时至今日,他早已明白:
皇权虚实并不重要,能得自在方为根本。
眼前这位王司徒,嘴上说着匡扶汉室,实则不过是为己谋权。
但若能借此摆脱曹操掌控......
王凌见状正色道:
“陛下可知,辽东公孙渊与乌桓能臣抵之已举义旗?”
“夏侯惇为此离京,如今许都守备空虚。”
刘协心头一热。
夏侯惇离京,确是近来最好的消息!
“王爱卿有何良策?”
“朕定当全力配合。”
这正是王凌所求。要压过荀彧,唯有借天子之名。
随后,王凌将计划娓娓道来。
刘协眼中骤然亮起一道锐利的光芒!
只要能令曹操受挫,刘协甘愿付出一切代价。
......
凤鸾殿内
自曹节皇子后,正式被册封为皇后。
因这孩子实则是从曹氏宗族过继而来,
曹节只需将孩儿托付给心腹乳母照料。
每日里,她或挥毫泼墨,或抚琴品茗,
偶尔翻阅医典,闲时更可在校事府护卫下出宫游历。
比起从前深宫寂寞的日子,
如今的曹节可谓得偿所愿。
这一切,全赖侄儿曹舒的精心安排。
忽有校事府密探扮作内侍前来,
将密信呈于曹节手中。
曹节展信阅罢,眸中惊色乍现。
她收起信笺,搁下医书凭窗而立,
望着庭前景致陷入沉思。
实在想不通刘协为何自寻死路,
安分当个富贵闲人岂不快活?
虽无夫妻情分,终究是名义上的夫君。
若他安分守己,曹节尚可保其平安。
可如今他竟与河北世家沆瀣一气,
唯有死路一条。
横竖已有名义上的皇嗣,
纵使刘协身死,大统亦后继有人。
曹节幽幽叹息:
陛下啊,舒儿可不似先父。
先父纵是专权,到底念着汉室旧恩。
舒儿却从未受过汉室半分恩惠,
取你性命时,断不会手下留情。
......
曹彰府中
除入宫的王凌外,
卢纾、崔林、孙资、辛毗等人齐聚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虽已暗中倒戈,
但在女儿辛宪英劝说下,
辛毗仍以河北世家身份参与密会。
辛毗明面上仍与河北世家同气连枝,与其他家主共同进退。
河北世家名义上效忠的主公是曹彰而非曹丕。
况且曹彰手握部分兵权。
河北世家暗中筹谋大事,自然要禀报曹彰。
他们更想说服曹彰出山,联手发动。
面对卢纾、崔林、孙资、辛毗等人的拜访,曹彰起初困惑不解。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众人的来意。
崔林率先开口:子文公子,曹舒在荆州大捷,即将凯旋。
这对您而言绝非好事!
您也知道,丞相向来偏爱曹舒。
多次公开表露欲立曹舒为嗣之意!
如今曹舒得胜归来。
若让他回到许昌,嗣子之位岂非板上钉钉?
届时,子文公子您必将遭其清算!
曹彰本就性情暴躁。
因嗣子之争更是近乎偏执。
被崔林这番挑拨,他怒捶桌案吼道:曹舒小儿欺人太甚!
我曹子文与他不共戴天!
见此情形,崔林等人相视而笑。
河北世家势力再大,也需要一面旗帜。
刘协是对付荀彧的幌子。
而曹彰则是对付许昌宗亲的招牌。
毕竟曹彰是曹操重要的儿子之一。
危急时刻由他主持大局,名正言顺。
值得注意的是。
这场明面上只有河北世家。
但暗地里还有司马家和曹丕支持者的阵营。
司马家的特殊性使其游走于河北河南世家之间。
河北世家想推曹彰出面。
司马家则想借刀。
最终让曹丕渔翁得利!
然而卢纾、崔林等人尚未察觉司马家的算计。
在他们的鼓动下,曹彰很快答应出面主事。
曹彰虽鲁莽却非愚钝。
他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旦曹舒正式确立为继承人,局势将彻底无法挽回!
……
曹丕府邸
司马懿踏入正厅,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时闪过一丝深意。
果然如此。
无论何时何地,从不缺乏心怀野望之人。
厅内除了曹丕的心腹大将夏侯尚外,还聚集着数位河南世家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