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听风云笈 > 第78章 修炼方向

第78章 修炼方向(1/2)

目录

风少正将那份震撼与全新的认知深藏心底,暂时压下对遥远境界的遐想。他明白,无论前路如何浩瀚,脚下这一步,才是关键。他继续在那些蒙尘的角落书架间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更契合自己现状、能解燃眉之急的线索。

指尖拂过一枚枚冰凉粗糙的玉简,目光扫过那些晦涩模糊的标题。忽然,在书架最底层一个几乎被阴影完全覆盖的角落里,一枚灰扑扑、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缺口的玉简吸引了他的注意。玉简表面没有任何华丽的纹饰,只有几个古拙得仿佛随时会剥落的字迹——《苍御点阵图》。

他心中微动,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入手微凉,带着一种不同于其他玉简的、更为沉郁古朴的气息。他将神识谨慎地探入其中。

内容……断断续续,表述生涩。开头是一些关于“节点”、“气机流转”、“天地之势借引”等基础的阵术概念阐述,但行文跳跃,逻辑似乎并不连贯。后面则记录了几个极为简单的阵式雏形,如聚拢微弱灵气的小型“纳元引”,或是利用特定方位和简单材料布置、能短暂惑乱视线、遮蔽微弱气息的“迷踪障”。然而,这些记录的描述同样语焉不详,关键处的衔接常常缺失,更像是一个醉心此道者随手记下的、未经系统整理的零散心得,而不是一部严谨的入门教程。

“阵术……”风少正低语,握着玉简的左手不自觉地收紧,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佩姨温和又带着忧虑的面容,以及她当初在竹林中的那番话:

“…少正,你的身体就像一座只进不出的秘藏,寻常战斗功法动辄需要调动大量精气、引动天地灵气,对你而言如同在悬崖边舞剑,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炼丹、炼器,尤其是阵法一道,在入门乃至精深之前,对体内精气的直接调动、对庞大灵气的瞬间调度要求相对较低…它们更依赖对原理的领悟、材料的组合、方位的把控以及手法的精微操控…是‘借势’而非‘强驱’…佩姨教你那些阵纹,便是希望你能找到一条…安全的‘泄洪’与‘借力’之道…”

只可惜,自己当初懵懂,资质也实在平平,只学到些最浅显的皮毛,难以理解其中精妙。佩姨教的基础阵纹,在他手中往往徒具其形,难以引动丝毫气机变化。

如今,这本《苍御点阵图》,虽然残破生涩,却像黑暗中透出的一缕微光,再次指向了那条佩姨为他指出的、或许更适合他体质的道路!若能真正理解阵术之道,哪怕只是入门,能布置出几个有用的阵式……或许就能在未来的危机中,不再是只能依靠同伴保护的累赘!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点燃了他沉寂多日的希望。他不再犹豫,紧紧握住这枚残破的玉简,如同握住了一把通往新路径的钥匙,大步走向角落那张乌木长椅。

孙长老此时已然醒转,正端着一个不知从哪摸出来的黄铜小茶壶,慢悠悠地啜啜着茶水,眼神带着点百无聊赖的意味,看着风少正快步走来。

“孙长老,”风少正恭敬地行礼,双手将《苍御点阵图》玉简奉上,“弟子想换取此玉简的刻录副本。”

孙长老浑浊的老眼瞥了一眼那枚灰扑扑、边缘磨损的玉简,又抬了抬眼皮看了看风少正,脸上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诧异,随即化作深深的玩味和不认同。

“《苍御点阵图》?”他咂咂嘴,声音带着点陈旧纸张摩擦般的沙哑,“真不知道你小子从哪里把这老古董给刨出来的……”

他放下茶壶,接过玉简,指尖摩挲挲着那粗糙的表面,仿佛在抚摸一段尘封的岁月,“据老头子我估计,差不多得有五十多年没人碰过这玩意儿了。可能是当初某个痴迷阵术的内门长老留下的手稿吧?后来大概觉得无用,就扔这儿了。”

他抬眼,目光锐利地钉在风少正脸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劝诫:“对于阵法,小子,历代外门弟子,十个里头有九个半,就算起初有点好奇,最终也都会放弃!这东西入门极难,需耗费大量心神推演、材料试验,见效又慢!远不如选一本扎实的功法或武技,提升来得立竿见影。那些选了阵法的,十有八九半途而废,最终还是得灰溜溜地回来改换功法。你……确定要换这本残卷?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选。”

风少正迎上孙长老的目光,眼神中没有丝毫动摇,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决:“回禀长老,弟子确定。弟子……想试试这条路。”

孙长老盯着他看了几息,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或许是怜悯,或许是一点点的欣赏,又或许是纯粹觉得这小子固执得不可理喻。最终,他只是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

“罢了罢了,年轻人……倔。”他不再多劝,伸出枯槁槁的手指在风少正的腰牌上轻轻一拂。腰牌上代表贡献值的符文微微一闪,数字从“一百二十二”跳到了“九十二”。

“就算你三十点吧。”孙长老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慵懒,“拿着这个,去那边静室刻录吧。”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排封闭的小隔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