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故人相见(1/2)
清晨的宣察府门外,气氛带着一丝计划被打乱的急促。风少正、王洛和伍言已收拾妥当,与府主韩彦军及几位主事作别,正准备随执法长老周远鹤和两位内门师兄启程返回落剑门。
然而,就在众人即将出发之际,一名宣察府卫兵快步而来,手中捧着一枚散发着淡淡灵光的玉简,神色恭敬地呈给周远鹤。
“周长老,落剑门急讯。”
周远鹤眉头微蹙,接过玉简,神识沉入其中。几乎是瞬间,他原本肃穆的脸上骤然蒙上一层寒霜,眼神锐利如电,连周遭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几分。站在他身旁的严文清敏锐地察觉到师尊的气息变化,神情也随之凝重起来。
周远鹤迅速收回神识,玉简在他手中化为齑粉。他目光扫过等待的众人,最终落在秦时身上,语速快而沉凝:“秦时。”
“弟子在!”秦时立刻躬身。
“宗门有紧急变故,老夫需与文清即刻先行赶回。”周远鹤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负责护送风少正、王洛、伍言三人安全返回宗门,路上务必谨慎,不得有误。”
严文清也向秦时投去一个“多加小心”的眼神,显然,信中的内容连他也感到了事态严重。
秦时虽然满心疑惑,但对执法长老的命令毫无迟疑,立刻应道:“弟子领命!定当护三位师弟周全!”
周远鹤不再多言,与韩彦军匆匆拱手示意,便与严文清对视一眼,两人身上灵光一闪,下一刻已化作两道惊鸿,瞬息间消失在远方的天际,速度之快,远超寻常赶路。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留在原地的几人都有些愕然。
王洛挠了挠头,小声嘀咕:“啥事啊这么急?连话都来不及多说两句……”
伍言若有所思地看着天际消失的光芒,轻声道:“看来宗门内确有要事发生。”
风少正沉默不语,心中却是一沉。执法长老那般人物,等闲之事绝不可能让他如此色变,甚至顾不上详细交代。
秦时走上前,脸上带着宽慰的笑容,试图驱散有些凝重的气氛:“三位师弟,不必担心。长老和严师兄先行一步,定是为了处理要务。我等按计划返程即可,正好沿途也可稍作游历,不必过于赶路。有师兄在,必保你们平安抵达山门。”
韩彦军也开口道:“秦师侄所言极是。既如此,本府也不多留诸位了,一路顺风。”
“多谢韩府主连日来的照顾。”风少正、王洛、伍言齐齐向韩彦军行礼道谢。
随后,秦时便带着三人,骑上宣察府准备的健马,离开了宣察府城,踏上了返回落剑门的官道。
与来时的紧张急迫不同,返程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秦时恪尽职守,并不急于赶路,反而更注重风少正和王洛伤势未愈的身体状况,时常在风景不错或是有茶摊的地方稍作休憩。
一路上,秦时性格爽朗,见识广博,不时给三人讲解沿途风物、江湖见闻,倒是冲淡了不少因长老匆忙离去而带来的疑虑和紧张。王洛很快便和这位没什么架子的内门师兄熟络起来,伍言也时常与秦时探讨些修行见解,气氛颇为融洽。
唯有风少正,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他时不时会望向落剑门的方向,执法长老那沉凝的脸色和匆忙离去的背影,如同阴云般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这一日,四人行至一处名为“谷沉镇”的地方,时近黄昏,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锦缎。秦时看了看天色,又望向前方略显崎岖的山路,提议道:“前方山路难行,夜间赶路不便,不如今晚就在这谷沉镇寻个地方露宿,明日一早再翻山过去,再过几日,便能望见宗门山峦了。”
王洛和伍言自然没有异议。风少正也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远处暮色中连绵的山影。
那份不安感反而愈发清晰。
风少正三人与秦师兄在谷沉镇短暂休息一晚后,选择在第二日清晨继续赶路。
楠竹山,晨雾未散。
修竹万竿,碧叶凝露,本该是清幽雅致的景象,此刻却因林间弥漫的、若有若无的冰冷杀意而显得格外压抑。竹叶无声滑落,仿佛也畏惧着这骤然凝结的空气。
当众人穿梭在楠竹山时,秦师兄示意风少正三人止步。
秦时对着面前空无一人的楠竹林说道:“阁下已经从谷沉镇跟随我们一路了,若再不出手,只怕再往前阁下就没有机会了。”
秦时师兄的话音刚落,前方竹林深处,阴影蠕动,两道身着暗红长袍、面戴血色面具的身影,如同从地狱血池中爬出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显现出来。他们的出现没有丝毫征兆,仿佛本就与那片阴影融为一体。
暗红长袍,血色面具!
风少正、王洛、伍言三人瞳孔骤然收缩,心脏如同被无形之手攥紧!这装扮,他们绝不会认错——血冥魔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