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别弄丢了(1/2)
入夏收麦子,竹编坊的竹筐帮着装麦种,有老农说“竹筐装种,出芽率高”。
竹安听了觉得新鲜,问为啥,老农笑“竹子通地气,种子沾了气,长得欢”。
后来试了试,还真比塑料袋装的出芽整齐,竹安赶紧记在本子上。
“老辈人嘴里全是学问,”他跟竹溪说,“得一个个记下来,别弄丢了。”
竹禾带的山区孩子,有个编文具盒出了名,人送外号“小篾匠”。
他编的文具盒,边角毛茬都修成了小圆弧,说“这样不扎手,买的人喜欢”。
竹禾把他的作品拿到手工展,得了奖,孩子拿着奖状哭了,说“我能让我妈回家了”。
竹安听说了,寄了套新竹刀过去,“好好编,将来来竹坊当师傅”。
甜品店老板的带盖竹筐,被个婚庆公司看中了,说要用来装喜糖。
老板乐坏了,找竹安订了批大红色的,说“竹筐装喜糖,寓意日子扎实,节节高”。
竹安给筐子编了圈囍字,歪歪扭扭的,却比印的还喜庆。
新婚夫妇拎着竹筐说“这喜糖盒,将来能当传家宝”。
深秋摘柿子,竹溪让经销商们试试用竹筐装柿子,再铺层柿叶。
“我太奶奶就这么存,能放到过年,甜得流蜜,”她说着示范。
有个经销商学样存了筐,过年时寄来照片,柿子果然好好的,还发来了感谢信。
竹溪把信贴在墙上,跟铁雄太爷爷的老账本并排,说“老法子的面子,得给足”。
王竹安的竹楼里,来了个做纪录片的团队,要拍那个结巴的孩子。
镜头里,孩子蹲在竹堆旁劈篾,阳光照在他手上,汗珠掉在竹片上,亮晶晶的。
他编着竹鱼说:“竹……竹子不说话,却……却啥都知道。”
导演说这是全片最动人的台词,比任何解说都有劲儿。
片子播出后,好多人来竹楼,就为看一眼这孩子编的竹鱼。
竹溪设计了款竹制的宠物窝,铺着软竹丝,说“给小猫小狗也尝尝竹子的暖”。
养宠物的人抢着买,有个铲屎官说“我家猫进去就不出来,说这窝有安全感”。
竹溪给窝加了个小竹门,“天冷了,得给小家伙们挡挡风”。
后来这窝成了宠物界的网红,有人说“竹家连猫窝都透着过日子的细”。
年底,竹编坊评“编竹能手”,那个七十岁的“歪鱼王”老太太拿了第一。
她编的竹鱼,尾巴翘得恰到好处,红布条一飘,活灵活现。
老太太捧着奖状说:“我这手,跟着铁雄兄弟学的,没丢他的脸。”
竹安给她发了套新竹工具,“您老得好好编,还等着看您教重孙子呢”。
大年初一,竹安在竹棚挂了串竹制的鞭炮,用红篾条编的,看着跟真的一样。
孩子们围着拍手,说“这鞭炮不会炸,还好看”。
竹安妈煮了饺子,用竹筛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竹香混着饺香。
竹溪举着手机拍,说要发给国外的朋友,“让他们看看咱竹家的年”。
风穿过竹棚,老竹鱼的红布条碰着新挂的竹鞭炮,“哗啦哗啦”响,像在拜年。
竹安看着满棚的人,满棚的竹器,突然觉得,这日子啊,就该这么热热闹闹的。
有老的念想,有新的盼头,编着,活着,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