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缓过来(1/2)
结巴的孩子赶紧往火塘边挪了挪,腾出块地方:“放……放这儿,离火近点能缓过来。”
小男孩找来个竹筐,铺上干草,把小猫放进去:“给它盖上我的小围巾,暖和!”
扎羊角辫的姑娘舀了点温水,用竹勺一点点喂给小猫,学竹蜻蜓的姑娘则在竹筐边围了圈竹条,挡住穿堂风。
哑女看着他们忙活,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她从兜里掏出个竹制的小哨子,递到小男孩手里,又指了指自己的嘴,比划着“吹”的动作。
小男孩把哨子放嘴边,“嘀嘀”吹了两声,清脆的响声穿破雪幕,惊得枝头的雪又掉下来好些。
火塘的光映着五个人的脸,竹亭外的雪还在下,可亭子里的热乎气,却像团化不开的糖,把每个人的心都裹得暖暖的。结巴的孩子低头看着手套上的草药渍,突然觉得,这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小野猫缓过来点,在竹筐里缩成个毛球,喉咙里发出“呼噜”声。
哑女蹲在旁边看,手指轻轻碰了碰猫耳朵,笑得眼睛弯成月牙。
小男孩凑过去:“它肯定饿了,咱有啥给它吃的不?”
扎羊角辫的姑娘翻了翻竹篮,找出块没吃完的桂花糕:“掰点试试,别喂多了,怕它肠胃不适应。”
结巴的孩子用竹刀把糕切成小块,递过去:“慢……慢点喂,别……别噎着。”
小猫闻了闻,试探着舔了舔,没一会儿就把小块糕吃完了,眼睛亮了些。
雪下到后半夜才停,竹亭外的雪积了半尺厚,踩上去“咯吱咯吱”响。
哑女家远,扎羊角辫的姑娘留她住竹棚:“今晚就在这儿歇,火塘烧着,不冷。”
学竹蜻蜓的姑娘找来自己的厚棉袄:“穿这个睡,比你那件单衣暖和。”
小男孩把竹筐抱到火塘边:“我跟小猫作伴,它要是冻着了,我就叫醒你们。”
结巴的孩子在竹亭角落铺了干草,又盖了层竹席:“这……这儿软和,能睡好。”
五个人挤在竹棚里,火塘的光忽明忽暗,听着外头的风雪声,倒也踏实。
第二天一早,太阳出来了,雪地里闪着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小男孩第一个爬起来,跑到亭外尖叫:“你们看!竹枝上全是冰碴子,像水晶!”
结巴的孩子跟出来,踩着雪咯吱响,抬头看竹亭顶:“雪……雪停了,亭子没……没塌,结实。”
扎羊角辫的姑娘端着竹盆出来泼水,水在地上瞬间结成薄冰:“这天够冷的,冰棱柱冻得更硬了。”
学竹蜻蜓的姑娘把哑女的手牵出来,往她手心里哈气:“暖和点不?咱今天编竹制的冰车,拉着小猫玩。”
哑女使劲点头,指着远处的坡地,比划着“滑”的动作,眼里闪着光。
编冰车不难,用粗竹条做架子,底下钉上竹片当滑板,再绑两根竹棍当刹车。
结巴的孩子削竹条,手还有点不利索,昨天的伤口隐隐作痛:“这……这滑板得磨光滑,不……不然卡雪。”
小男孩拿着砂纸蹭竹片:“我爸说,磨得像镜子似的才好滑,我来弄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