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家慢点走(1/2)
小男孩在桥栏上系了串竹铃铛,风一吹“叮铃”响,他说这是“报警铃”,提醒大家慢点走。
桥快完工时,村里的壮劳力都来帮忙抬桥板。王大爷摸着桥板直点头:“这竹子选得好,老竹根的料,能顶十年不烂。”
“等干了再刷层清油,”扎羊角辫的姑娘指挥着大家对齐桥板,“保准比石头桥还经用。”
哑女往桥板缝隙里塞干草,说是防着冬天积雪冻裂竹缝,手指冻得通红也没停。
新桥落成那天,村里人提着红布来挂,像办喜事一样热闹。竹桥上挤满了人,小孩在桥栏边追着竹铃铛跑,大人坐在桥板上唠家常。
李奶奶拄着拐杖走了个来回,笑得合不拢嘴:“我年轻时过这溪,得脱鞋蹚水,现在踩着竹桥走,比城里的水泥桥舒坦。”
结巴的孩子站在桥中间,看着大家笑,突然大声说:“以……以后这桥就叫‘竹满堂桥’,跟……跟咱的亭子配一对!”
底下立马响起叫好声,小男孩还在桥栏上刻了三个字,歪歪扭扭的,却看得清清楚楚。
冬天第一场雪落时,竹桥上积了层白,像盖了层糖霜。结巴的孩子和小男孩扛着竹扫帚去扫雪,竹扫帚划过桥板“簌簌”响。
“得扫快点,不然结冰滑人,”小男孩边扫边说,竹扫帚上沾了雪,变得沉甸甸的,“李奶奶今早上桥,差点摔着。”
哑女拎着竹桶跟在后头,往桥上撒草木灰:“我妈说这个防滑,比撒沙子干净。”
扎羊角辫的姑娘站在桥头,给过桥的人递竹制的小拐杖:“慢点走,扶手抓牢点。”
雪停后,竹桥边的梅花开了,粉嘟嘟的花映着白雪,好看得让人舍不得挪脚。哑女编了个竹制的小篮子,摘了些梅花插在里面,摆在竹亭的桌上。
“这花看着就暖和,”扎羊角辫的姑娘闻了闻,“比插在瓷瓶里有灵气。”
结巴的孩子蹲在竹亭里编竹制的雪铲,刃口磨得飞快:“明……明天再下雪,咱……咱去扫桥,别……别让雪积太厚。”
小男孩举着竹制的小风车,在竹桥上跑来跑去,风车转得飞快,惊起几只躲在梅花丛里的麻雀。
傍晚的竹亭亮了灯,竹桥的影子投在溪面上,像条会发光的带子。结巴的孩子在火塘边烤手,哑女给他缝的护腕还戴着,蓝花布在火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明天编几个竹制的小筐,装梅花送李奶奶,”扎羊角辫的姑娘往火塘里添柴,“她总说闻着花香睡得香。”
小男孩趴在竹桌上,看着窗外的雪:“我还想编个竹制的雪橇,在桥上滑肯定好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