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中国人的怒吼(七)(1/2)
就在小鬼子勉强趴下,试图与国军士兵对射时,战士们已火力全开了。
“哒哒哒哒!”
“砰!砰!砰!砰!”
“轰!轰!”
战士们的轻重机枪、步枪组成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网,如同两把巨大的镰刀,从两侧山腰向着涧底疯狂收割。
子弹像雨点一样泼洒下去,打在岩石上溅起一串串火星,打在人体这些小鬼子身上则爆出团团血雾。
手榴弹成排地扔进小鬼子试图集结的区域,爆炸将小鬼子残存的抵抗意志一次次粉碎。
小鬼子虽然单兵素质较高,但在这种完全被动的地形和火力压制下,任何战术动作都显得徒劳。
冒头射击的小鬼子很快被精准点名,刚架起来的掷弹筒还没来得及发射,操作手就被机枪扫倒。
这些小鬼子就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虽然凶狠地呲牙反击,零星的“三八式”步枪射击声和偶尔几声“天蝗陛下万岁”的嚎叫不断响起,却根本无法改变被屠宰的命运。
战斗持续了约半小时,刑天估计老百姓已经转移了一段安全距离,且小鬼子的后续部队即将赶到,便果断下令:“撤!”
队员们利用熟悉的地形,迅速脱离战斗,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
等小鬼子大队人马赶到,架起山炮和重机枪进行火力覆盖时,鹰嘴涧早已只剩下硝烟、尸体和一片狼藉。
小林这头小鬼子气得暴跳如雷,却又不敢贸然快速推进,只得一边派出小股部队谨慎搜山,一边催促后续部队加快速度。这一场短暂而凌厉的伏击,成功地迟滞了小鬼子的清剿步伐至少一天。
刑天带着小队追上大部队,会合了先行转移的伤员。他们一路向西,沿途不断遭到小鬼子小股部队的骚扰和飞机侦察,但在群众基础和地形熟悉的优势下,总能化险为夷。
三天后,队伍有惊无险地抵达了黑水峪地区,与活跃在此地的国军新编第四游击支队取得了联系。两支队伍合兵一处,实力大增。
站在黑水峪险峻的山岗上,刑天遥望着浦口方向尚未散尽的硝烟,目光冷峻。他知道,小林联队的围剿不会停止,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但在这片古老而坚韧的土地上,他和他的战士们,就像无数的水滴,终将汇聚成淹没一切侵略者的滔天巨浪。
“队长,下一步怎么打?”身边的战士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