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中国人的怒吼(九)(1/2)
战斗从正午一直持续到日头偏西。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才逐渐稀疏下来。狭长的黑水沟内,硝烟混合着血腥味弥漫不散,到处是小鬼子和伪军的尸体、丢弃的武器和燃烧的残骸。
黑水沟,真正变成了侵略者的葬身沟。刑天的战术完美实现,将小林联队的这把尖刀,引入绝地,分段切割,彻底焚毁、吞噬。
刑天站在一块高耸的岩石上,脸上沾满硝烟和血污,目光冷峻地扫过这片坟场。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补枪负隅顽抗的伤兵,收缴武器弹药。
赵大同走过来,递过一个水壶,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刑队长,这一仗,痛快!初步估计,至少歼灭了鬼子一个半大队,缴获无数!”
刑天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水是凉的,却浇不灭胸中的火焰。他遥望南京的方向,缓缓道:“小林这头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只是开始。”
他跳下岩石,声音沉稳有力:“通知部队,迅速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转移物资。小鬼子的大规模报复很快就会来。黑水峪,还能再给他们准备几道“好菜”!”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黑水峪狰狞的山崖上,仿佛给这片刚刚经历惨烈厮杀的战场镀上了一层血色。
而战士们的身影,正如刑天所说,如同无数水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汇聚,准备迎接下一次更加汹涌的浪潮。
这场战斗是一场精心策划、完美执行的伏击歼灭战。部队充分利用了地形、火攻和心理战(对伪军),以突然性奠定了胜局,通过精准的分割战术瓦解了敌军的组织优势,最终以坚决果断的火力清剿,彻底歼灭了陷入绝境的小鬼子主力,并迫使伪军大规模投降。
整个过程展现了中国抗日战士高超的战术素养、强烈的复仇意志以及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战斗开始前数日,黑水峪深处一处隐蔽的指挥所内,油灯摇曳。刑天、赵大同以及黄大强、刘忠、张恒,还有各自部队的战斗骨干们,正围着一张粗糙的手绘地图。
刑天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黑水沟”这一狭窄的峪道上。
“小林联队骄横狂妄,自恃装备精良,急于寻找我军主力决战。虽然我们已在黑水沟吃掉了小鬼子的先头部队,但是谁说不能在黑水沟再次设伏。而小鬼子也想不到我们会在黑水沟再搞它们一下,这就叫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小鬼子就像一把出了鞘的尖刀,锋利,但也容易折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把尖刀,引到最适合折断它的砧板上!哪怕是再做一次回锅肉!”
赵大同补充道,“黑水沟地势险要,入口宽,越往里越窄,两侧崖壁陡峭,如同一个天然的口袋。只要小鬼子钻进来,就别想轻易出去。”
“所以,我们的围歼计划就是——请君入瓮、分段食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