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烽火:从淞沪会战开始 > 第170章 中国人的怒吼(十)

第170章 中国人的怒吼(十)(2/2)

目录

冲击的速度极快,几乎没有缓冲。赵大同双脚刚踏上沟底混杂着碎石和尸体的地面,巨大的惯性让他向前一个翻滚,但未等身体完全停稳,他已借着翻滚之势猛地弹起。

正前方,一头刚从爆炸震眩中回过神来的小鬼子曹长正慌忙地试图将手中的三八式步枪从肩上取下。

赵大同没有给这头小鬼子任何机会,他手中的驳壳枪在近距离爆发出沉闷的轰鸣——“砰!砰!”两声极快的点射,子弹精准地钻入曹长的胸膛和腹部,将其狠狠掼倒在地。这枪声如同信号,打破了接敌前最后的寂静。

“杀——!!!”刘忠的怒吼如同炸雷,他根本没用枪,直接挥舞着一把厚背鬼头大刀扑入了敌群。

一头小鬼子士兵嚎叫着挺起刺刀向他捅来,刘忠不闪不避,用刀背猛地向外一磕,荡开步枪,脚下步伐迅捷如鬼魅般贴近,雪亮的刀光自下而上划出一道凄厉的弧线——“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那头小鬼子士兵的半条胳膊连同步枪一起被斩断,惨叫声未及出口,大刀顺势回旋,刀锋已然深深嵌入其脖颈。

而黄大强则像一头暴烈的黑熊,他端着的是上了刺刀的中正式步枪,但打法却完全是搏命的架势。

他利用体重和冲势,一个凶猛的突刺,刺刀穿透一名背对着他的小鬼子通讯兵的背囊,直透前胸。他甚至来不及拔出刺刀,感觉到侧后方有风声袭来,立刻松开步枪,身体就势一矮,躲过一记横劈的军刀,同时从腰间抽出驳壳枪,几乎是顶着侧面来袭的小鬼子少尉的腹部扣动了扳机。

“砰!”枪声闷响,那头小鬼子少尉身体一僵,黄大强已经猛地站起,用空着的手抓住对方持刀的手腕,奋力一扭,同时用枪柄狠狠砸向对方的面门,这头小鬼子少尉的脸就像开了麻酱铺一样栽倒在了地上。。

突击队员们全部冲入敌阵,狭窄的沟底瞬间变成了一个沸腾的死亡旋涡。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残酷、最混乱的贴身肉搏。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失去了节奏,只剩下狂暴的噪音。驳壳枪急促的射击声、大刀砍劈骨骼的闷响、刺刀穿透身体的撕裂声、手榴弹在不远处爆炸的巨响、濒死者的哀嚎、战士们的怒吼咒骂、武器碰撞的铿锵之声……这一切混合成一片令人血液凝固的战场协奏曲。

手持大刀的战士他们力量十足,挥舞起来虎虎生风,追求一刀毙命。往往是大开大合,势大力沉,刚猛无俦,用刀身格开敌人的刺刀,然后迅猛劈砍,如疯似魔,不愧是杀倭最得力的“破风刀法”。

而使用刺刀的战士则更显精准和冷静,他们三人背靠背组成简易阵型,或是利用岩石掩护,与同样擅长刺杀的小鬼子士兵进行着凶险无比的格挡突刺。动作幅度小,但每一次突刺都直奔咽喉、心窝、小腹等要害。这是效率与死亡的冰冷交换。

手持驳壳枪的战士则是近战的王者。他们通常一手持枪连续射击,另一手拿着砍刀或工兵铲。在极近的距离上,驳壳枪20发弹匣提供的持续火力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他们快速移动,点杀任何试图组织抵抗或瞄准战友的敌人。枪口跳动的火焰在昏暗的沟底格外刺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