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烽火:从淞沪会战开始 > 第176章 中国人的怒吼(十六)

第176章 中国人的怒吼(十六)(2/2)

目录

刑天的队伍在夜幕掩护下悄然进驻,没有惊动太多人。

柳泉村村长是一位见过风浪的老者,仅从战士们沉默的眼神和虽破旧却整齐的装备中,便知这不是一般的队伍。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组织村民腾出几间相对完好的屋舍,又送来些热粥和干净的布条,竭尽所能的为这群抗日的英雄们做好一切的后勤服务。

村庄的寂静与远处台儿庄方向传来的闷雷般炮火声形成诡异对比。

战士们没有人喧哗,动作麻利却轻柔。溪边,有人默默擦洗着步枪上的血污和泥垢。

屋檐下,略懂医术的战士和村里一位懂些草药的郎中一起,为伤员清理伤口,敷上有限的药物。

每一次酒精触碰伤口引起的肌肉抽搐,都让周围的战友咬紧牙关。

牺牲的七位战友被安葬在村后一片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墓碑,只用石头做了简易标记。

刑天站在坟前,逐一念过这些牺牲战士的名字,声音略显低沉但清晰:“弟兄们,你们先走一步。利国驿的账,我们替你们接着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深深的鞠躬和无数双燃着复仇火焰的眼睛。

这复仇的火焰,并非鲁莽的冲动,而是被压抑、被锤炼之后的,更为冰冷的杀意。

物资清点结果不容乐观:炸药几乎耗尽,精心储备的狙击步枪子弹所剩无几,几乎人人带伤,短期内难以投入高强度战斗。

刑天看着清单,眉头紧锁。

他知道,接下来的台儿庄大战,将是尸山血海的正面消耗战,他这支以奇袭、破袭见长的特种小队,必须寻找新的破敌之策。

也必须尽快恢复战斗力,并在新的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

在简易的指挥部——一间废弃的土坯房里,刑天就着昏黄的油灯,向战区长官部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战斗报告。

报告中,他重点阐述了利国驿行动的经验:小股精锐部队的渗透、破袭、定点清除,在混乱中制造最大破坏,并能以极小代价全身而退。

在报告中他明确且重点指出,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鬼子,单纯的正面对抗代价高昂,应充分发挥我军熟悉地形、机动灵活的优势,尤其是像他麾下这样经过特殊训练和实战考验的部队,更应重点用于执行一些关键的任务。

为此,他向上峰建议:“与其将我部整体填入台儿庄正面绞肉机般的巷战,不如允其发挥所长。卑职愿亲率一支精干特战小队,潜入台儿庄城内,配合守军进行巷战,寻机狙杀敌指挥官、破坏其通信和重武器。同时,主力由特战部队其他军官率领,继续活跃于外围,专事截击小鬼子的补给线、骚扰其后方据点,令敌首尾难顾。”

这份报告被以最快速度送达上级。鉴于台儿庄守军(如池峰城第31师)正面压力极大,急需任何形式的支援来打破僵局,战区长官部在经过慎重的评估后,认可了刑天的方案。

作战命令很快下达:批准刑天之所请,命其即刻组织特战分队潜入台儿庄内,配合坚守台儿庄的守军第31师,进行庄内作战,外围破袭任务同步进行,主官由刑天指派军官担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