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第一滴热血 > 第34章 老家的柴灶

第34章 老家的柴灶(2/2)

目录

父母早早都睡了,唯有外婆坐在小凳上,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响,更衬得屋内安静温暖......王墨抬头时,发现外婆正望着他,眼神里盛满了什么,像是欣慰,又像是某种说不出的惆怅......

后来,每次想起老家、老屋时,他才渐渐明白,外婆眼神里藏着的,是一个老人对游子归来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也因此,每次王墨要返城离开时,外婆都要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送他,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弯道处......

有一次回头望去,看见她瘦小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根即将燃尽的柴火。

这次回家,老家的灶台已经拆了,换成了干净整洁的煤气灶,再也看不见外婆她往灶膛里添柴,火光的一下窜起来时的场景了,尤其是她转身时眼角有灰,笑着问:饿了吧?

王墨知道,有些温暖,就像老家的柴火灶,烧过了就是烧过了,再怎么想念,也找不回当初的温度了。

游子回乡,总爱说回家真好,其实哪里是家好,不过是那灶火里跳动的,是记忆里永远不会熄灭的爱罢了......

但是,这次回家,他却是想回又不敢回,那是因为,半年时间过来,王墨已经成了村子里小屁孩们的偶像,他的那堂弟表弟们,借着他的名号,在同龄的孩子人里边简直横着走,都牛逼哄哄的说,我哥王墨在省城是大哥大,干仗一招呼可以招呼一百单八将,怎么怎么的,怎么怎么社会人,如何孤身闯敌营,刀劈城东七爷,尽拿这些到处显摆。

小屁孩们都知道自己在城里是干什么的了,家里的亲戚肯定也都知道了。

王墨的父母在杭城卖了二十多年菜,清晨天未亮就出摊,夜里收工回家,手指磨出了老茧,脸上刻满了风霜。去年下半年的时候,看看家里攒下些积蓄,两人商量着,年岁大了,该回乡养老了。

临行前,他们把熟悉的菜摊转给了同行,挨个道别。那些常年光顾的邻里,有的塞几个苹果,有的硬塞红包,嘴里念叨着:以后常回来看看。

他父母都应着,眼眶微红。

王墨开车送他俩回乡那天,老屋的门锁已经生了锈,院里的果树却依然结着果。

老爸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母亲则站在院子里,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把二十多年漂泊的疲惫,全都吐出来。

总算回来了。她轻声说......

好在,毕竟是在杭城呆过二十多年的人,知道在城市里谋生的不易,所以,听到村里的各种传闻和亲戚们的过度关心,父母都没有过分责备他,很默契的没提到他在城里混社会的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