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医务室的“难题”(1/2)
清晨,山谷还被薄雾笼罩,远处厂区的上班号角已经嘹亮地响起。
苏婉清是被赵四的粗造手掌划过弄醒的,感受到赵四手掌的位置,脸上瞬间爬上了朝日的红霞。
一番伴随靡靡之音的折腾之后和早操后,赵四才起身,用昨晚剩的菜汤煮了的糊糊,便急匆匆赶往“磐石”基地,那里还有一堆技术问题等着他处理。
苏婉清将丈夫送到门口,看着他身影消失在晨雾中,转身回到依旧空荡但已有了烟火气的小屋。
她利落地收拾好碗筷,从旅行袋里找出那件最干净、半旧的列宁装穿上,对着墙上唯一一小块能模糊反光的碎镜片整理了一下头发。
今天,她要去医务室报到。
根据昨晚马书记的指示,医务室就在生活区中心,食堂旁边那栋稍大点的平房里。
苏婉清走到门口,看见门框上钉着一块手写的木牌——“曙光生活区卫生所”。
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然后推门进去。
一股浓重而复杂的气味扑面而来,消毒水、草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室内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光来。
靠墙放着两个旧药柜,其中一个柜门歪斜着,露出里面稀疏摆放的几个药瓶和一堆用牛皮纸包着的药材。
另一面墙边放着一张铺着白布的治疗床,白布已经洗得发黄,上面还有几处洗不掉的污渍。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白大褂的中年女人正背对着门口,在一个煤球炉子上的小铝锅里熬煮着什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苦涩的草药味。
“请问,是刘淑兰同志吗?”
苏婉清轻声问道。
那女人闻声转过头来。
她约莫三十五六岁,面容清瘦,眼角已有细密的皱纹,但眼神很温和,透着一种饱经生活磨砺后的沉静。
她看到苏婉清,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露出一个有些拘谨但真诚的笑容。
“你就是苏医生吧?马书记昨天跟我说了,可把你盼来了!快请进!”
刘淑兰热情地招呼着,顺手拿起一个搪瓷缸子,从暖水瓶里给苏婉清倒了杯热水。
“地方窄巴,条件也差,苏医生你别见怪。”
“刘大姐,你叫我婉清就行。”
苏婉清接过水杯,水温透过缸壁传到手心,暖暖的。
她环顾四周,这医务室的简陋程度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里就你一个人忙吗?”
“可不就我一个。”
刘淑兰叹了口气,指了指药柜,“以前还有个老郎中偶尔来帮帮忙,后来年纪大了,受不了山里的潮气,回老家了。”
“我现在也就是个半吊子,以前在部队卫生队打过下手,认得几种草药,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还能应付,再复杂点的就抓瞎了。”
“苏医生你来了就好了,咱们这儿可太缺正经大夫了!”
苏婉清走到药柜前,仔细看了看。
西药少得可怜,只有最基础的止痛片、消炎粉、红药水紫药水,而且存量无几。
倒是那些草药包种类不少,但存放随意,有些看起来已经受潮。
“药品和器械确实很紧张。”
苏婉清眉头微蹙,语气凝重。
“可不是嘛!”
刘淑兰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咱们这地方偏,物资运进来难,配给的药品本来就不多。”
“而且……好多工人和家属吧,有点小毛病,更信山里的土方子,或者自己去采点草药煮水喝,不太愿意来这儿。”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扶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走了进来,那小子捂着胳膊,龇牙咧嘴,额头上全是冷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