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块钱的学费,五块钱的野心!(1/2)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大亮。
张建国推着向师傅借来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准备回城里的铁厂。
王秀兰眼圈红红的,手里拎着个布袋,里面装着五个煮鸡蛋。
“路上吃。”
“到了厂里,别舍不得花钱。”
“想吃啥就买。”
她絮絮叨叨,对这个三儿子的疼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建军蹲在门槛上,嘴里叼着根草棍,眼神复杂。
张建国把布袋挂在车把上,目光在院里搜寻。
“勤勤呢?”
“三叔!”
张勤从西屋跑出来,手里捏着什么。
掌心里是两颗洗得干净的野山楂,红得发亮。
“三叔,这个甜,路上吃。”
这是她昨天放牛时,特意从后山一棵偏僻老树上摘的,那棵树长得偏,村里孩子都不知道。
张建国愣了愣。
他笑着接过山楂放进口袋里。
“好好念书。三叔相信你,肯定比那两个臭小子强。”
他揉了揉张勤的头,翻身上车。
“爹,妈,二哥,二嫂,我走了。”
自行车“吱呀”一声,消失在清晨的薄雾里。
王秀兰看着车影消失,抹了抹眼角,转身回屋。
脸上的慈爱立刻消失,又变回了那个刻薄老太太。
她嘴里嘟囔着:“读书?呸!丫头片子读啥书,浪费钱!”
张勤心头一紧。
果然,三叔一走,这老虔婆就开始反悔了!
她回到西屋,关上门,脑子里回响着昨天大喇叭的声音。
“全班第一名,奖励人民币两块钱!”
“全镇第一名,再奖励五块钱!”
这笔钱,她必须拿到手!
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彻底堵住王秀兰的嘴,让这个家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可是——
“凡我校三年级以上学生……”
一道巨大的门槛横在她面前。
她才八岁,只能从一年级开始读。
等她读到三年级,黄花菜都凉了。
两年时间,变数太多。
王秀兰随时可能因为任何一件小事反悔,把她从学校里揪回来。
不行。
她绝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情绪上。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跳级!
直接跳到三年级!
前世,她就是卷王,是学霸。
小学的知识对她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唯一的难题是,如何让别人相信,一个八岁的农村丫头,能有这种“天赋”?
她闭上眼,原主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浮现。
昏暗的煤油灯下,一个女人温柔的声音。
女人指着墙上发黄的旧报纸,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勤勤,你看,这个字念。”
“这个是。”
是林文静!她教过原主认字!
张勤眼睛一亮,有了!
这就是她最好的理由!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林文静正在院子里搓洗衣服,脸上还带着刚才听到王秀兰抱怨后的忧愁。
“妈。”
张勤走过去,蹲在她身边。
“怎么了,勤勤?”
林文静抬头,温柔地笑了笑,但眼神里有掩不住的担忧。
“妈,我想拿那个奖学金。”
林文静搓衣服的手一顿。
“那个奖学金啊……妈也听说了。”
她叹了口气,眼神有些黯然。
“可校长说了,要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才能考。咱们不急,勤勤这么聪明,等读到三年级,肯定能拿第一。”
“可是妈,我等不了。”
张勤打断了她,眼神里闪过一丝超越年龄的坚决。
林文静愣住了。
她看着女儿那张稚嫩却写满认真的脸,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妈。”
张勤凑近了些,压低声音。
“我想跳级。直接读三年级。”
“什么?!胡说!这怎么可能!你连学都没上过,怎么跳级?”
“我认字。”
张勤的声音透着一种自信。
“妈,你忘了吗?你以前在墙上教过我认报纸上的字。我都记得。”
林文静怔怔地看着她,自己确实教过。
在那些吃不饱饭的漫长夜晚,为了不让女儿哭闹,她会抱着小小的女儿,指着墙上糊墙的旧报纸,教她认那些她自己也认不全的字。
那只是为了哄孩子啊。
她怎么可能都记得?
“我不止记得。”
张勤眼神发亮。
“我还会算数。妈,你考考我。”
林文静看着女儿执拗的眼神,一个荒唐的,却又无比诱人的念头,在她心底升起。
万一呢?
万一女儿说的是真的呢?
她擦干手,拉着张勤快步走进西屋,反手插上门闩。
最后从箱子底翻出一本破旧的,封面都掉了的《红旗》杂志。
这是她陪嫁过来时,唯一带来的一本书。
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翻开一页,指着一个标题。
“勤勤,你……你念给妈听听。”
她的声音都在发飘。
张勤凑过去,看着那些熟悉的铅字,心里无比镇定。
她清了清嗓子,故意放慢语速,用一种符合八岁孩童的,略显生涩但准确无误的语调念道:
“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字不差!
她又飞快地翻了一页,颤抖着手指指着另一行更小的字。
“这个呢?!”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还是全对!
林文静彻底懵了。
她指着一个个单独的字。
张勤对答如流,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清楚楚。
林文静的手开始发抖。
她扔掉杂志,在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在泥地上疯狂地划拉起来。
“3+5等于几?”
“8。”
张勤回答得毫不犹豫。
“12-7呢?”
“5。”
林文静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