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用一座厂,唤醒一个村!(1/2)
三天后。
一辆半旧的大巴车,晃晃悠悠地驶离省城。
车厢里,高一三班的学生们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兴奋难耐。
连续几个月的封闭研发,几乎把所有人都逼到了极限。赖氨酸项目迟迟没有突破,更是让一股压抑的气氛笼罩在所有人头顶。
这次“回乡”,是刘振华特意安排的。
用他的话说,是“去看看你们亲手点燃的火,烧得到底有多旺”。
唯独张勤,靠在冰冷的车窗上,一言不发。
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心情复杂。
张家庄。
那个愚昧、刻薄、差点将她和家人活活吞噬的泥潭。
她曾发誓,此生永不踏足。
忽然,车身猛地一震,随即变得异常平稳。
“路……路变了!”赵亚男一声惊呼。
所有人伸长了脖子,只见窗外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竟变成了一条平整结实的煤渣路!路两旁,一根根崭新的水泥电线杆拔地而起,乌黑的电线直通天际。
刘振华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笑意。
“为了配合化肥厂的建设,省里和市里专门拨了款,路和电,是第一批修好的。”
“这叫,要想富,先修路。”
大巴车在煤渣路上行驶,明显平稳了许多。
车轮滚滚,仿佛碾过了一条清晰的分割线。
一边是过去,一边是现在。
当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出现在视野里时,车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到了。
大巴车缓缓停稳。
车门还没开,外面已经围满了人。
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全村老少都出动了。
但和张勤记忆中那些或麻木、或刻薄、或幸灾乐祸的眼神不同。
此刻,围在车外的每一张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敬畏、激动和局促不安的神情。
他们看着这辆从省城开来的“大家伙”,看着车上穿着干部服的刘振华,没人敢大声说话。
车门开了。
刘振华第一个走下车。
人群中,一个穿着干净蓝色工装,腰杆挺得笔直的中年男人立刻迎了上来。
是张建军。
他身后还跟着同样换上新衣的张建国。
“刘主任!欢迎!欢迎!”张建军激动地伸出双手,用力地握着。
他看起来和几个月前完全不一样了。人晒黑了,也更结实了,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和底气,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建军同志,辛苦了。”刘振华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学生们陆续下车。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张家庄。
村子,比他们想象的要……干净。
虽然大部分还是土坯房,但家家户户门口都收拾得利利索索。村道上,看不到一点垃圾。
就在这时,张勤走下了车。
她个子最矮,站在一群高大的同学中间,并不起眼。
但,还是有人第一眼就认出了她。
“那……那是……建军家的女娃?”一个有些不确定的声音响起。
“是勤勤!是咱们的勤勤回来了!”
“天爷!真的是勤勤!”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颤颤巍巍地挤开人群,一把抓住张勤的手。
她的手很粗糙,像老树皮。
“好娃子……好娃子啊……”
老婆婆一开口,眼泪就掉了下来,话都说不囫囵。
张勤认得她。
是村里的王婶。
以前,她是在背后说自家闲话,说“女娃读书浪费钱”说得最凶的一个。
“王婶。”张勤轻声叫了一句。
“哎!哎!”王婶用力点头,抓着她的手不放,“小勤啊,婶以前对不住你!婶眼瞎!”
她说着,竟“啪”地一声,给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张勤和周围的同学都吓了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