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 第132章 张勤:小日子有,咱们要造更好的!

第132章 张勤:小日子有,咱们要造更好的!(2/2)

目录

“我的所有思路,都源于这份资料。”

她指了指桌上的文件。

“这份苏联文献,提出了一个设想——‘变相镍基高温合金’,理论上可以通过相变,实现自我修复。”

“但是!”

她话锋一转,教鞭重重一点黑板上的陷阱模型。

“他们在最核心的晶格稳定模型上,动了手脚。任何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最终得到的,只会是废品。”

“一个科学焦土陷阱。”

邹老点了点头,脸色阴沉。

“另一份西方报告,思路保守,想用‘晶界钉扎’技术锁死材料内部缺陷。这条路能走,但上限很低,满足不了我们的战略需求。”

张勤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他们都错了!”

“缺陷,不应该是被锁死或被动修复的东西!它可以成为材料自身的一部分,甚至是强化的力量!”

“我的思路,是‘共生’!建立一种‘动态平衡晶相结构’!”

“当材料受力产生裂痕时,应力会成为催化剂,激发一种全新的、更高强度的强化相,在裂痕处析出、生长,填补并强化受损区域!”

“它不是在受伤后‘愈合’。”

“它是在战斗中‘进化’!”

“我叫它,生命合金。”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邹老的手,在微微发抖。

“理论上……可行。”他声音沙哑地开口,“但是,张勤,你想过没有,要实现这种动态平衡,对材料纯净度,对冶炼过程的温控、压力控制,要求有多高?”

“我们现有的设备,根本做不到!”

这个问题一出,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刚才还兴奋的学生全都蔫了。

是啊。

理论再完美,做不出来,就是废纸。

李向阳的脸一下白了。

他去过钢厂,他最清楚,厂里那些高炉,能保证不出事故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精确控制。

“邹老说得对。”

张勤平静地点头,显然早就想到了。

“d省第一钢铁厂的设备太落后了。用那种高炉,我们连最基础的实验样品都炼不出来。”

“所以在炼钢之前,得先解决工具问题。”

“我们需要一台全新的、高精度的冶炼炉。”

邹老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

“电弧炉。”他缓缓说道。“只有超高功率电弧炉,才能提供我们需要的纯净环境和精确温控。但是……”

他看着学生们。

“这个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最先进的电弧炉技术,在日本。我们可以买,但价格是天价,而且核心的控制系统和电极材料,人家绝对卡我们脖子。”

“买来的东西,不安全,随时会爆炸。”

“我们自己从零开始研究,设计、材料、加工、调试……乐观估计,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拿出第一台实验样机。”

半年!

学生们的心又凉了半截。

然而,张勤的脑子开始记忆翻涌了起来。

电弧炉?

1982年?

想起来了!上辈子,国内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超高功率电弧炉,好像是1985年才从国外引进的!

整整三年的时间差!

如果……

如果能在这三年里,把这东西给搞出来,不光是给项目铺平了道路,更是给国家省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外汇!还能抢占技术高地!

她的脑海里,初中化学课本里炼铁的高炉反应三步走,和高中电化学里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疯狂地碰撞、融合!

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想法,在她心中瞬间成型!

谁说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搞电弧炉?

为什么不能弯道超车?!

她抬起头“邹老,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半年。我们也不需要完全照搬日本人的技术路线。”

“我有另一个方案。”

“将高炉炼铁的还原反应,与高温电解的纯化原理相结合,设计一种全新的‘电解还原一体化’冶炼炉。”

“它不仅能解决纯净度的问题,还能大幅降低能耗。”

“给我两个月。”

“我能把完整的,可用于生产的图纸,拿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