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 第187章 赵砚川的过去,张勤震惊。

第187章 赵砚川的过去,张勤震惊。(1/2)

目录

你的底线,就是国家的底线。”江校长看着张勤。

“这个项目,不是京科大的,也不是北工大的,它是国家的。”

“我们赌上一切,就是为了在计算机领域,追上去!”

江校长绕过办公桌,走到张勤面前。

“我劝回赵砚川,顶着压力保他,不是因为我个人欣赏他。”

“是因为他在国外那几年,不是在混日子。”

“他在麻省理工,参与了整个阿帕网的后期维护和升级,他是真刀真枪摸过全世界最先进网络系统的人!”

阿帕网!

张勤的瞳孔缩了一下。

互联网的前身。

“不止。”江校长继续说。

“去年,科学院那台最新的大型机,运算速度为什么能提升百分之三十?”

“因为赵砚川匿名提交了一份两百页的系统架构优化建议。”

“他一个人,顶科学院一个团队半年的活儿!”

江校长看着张勤,声音有些沙哑。

“张勤同学,我承认,你在理论创新上,是百年不遇的天才。”

“但在工程实践上,在对现有顶尖技术的理解上,赵砚川,比你走得更远。”

“他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老兵’!”

“把他和你放在一起,就是想让你们一个开拓未来,一个补齐现在。”

“让理论和实践,拧成一股绳!”

江校长的话说完了。

张勤放在膝盖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又慢慢松开。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执棋人。

原来,棋盘上还有她看不见的棋子。

她抬起头,看向一直低着头的赵砚川。

眼神里,没了审视,也没了戒备。

“关于指令集。”张勤开口,声音很平。

“精简指令集和复杂指令集,你怎么看?”

赵砚川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这是在考他。

也是在给他台阶。

他深吸一口气。

“cISc指令强,代码密度高,对编译器要求低。但设计复杂,执行慢,硬件难。”

“RISc指令简单,易于实现流水线,执行效率高。但代码量大,极度依赖编译器优化。”

他看着张勤,说出结论。

“短期,只能选cISc,我们没有强大的编译器技术。”

“但长期,RISc才是未来。想设计自己的cpU,这是我们唯一能追赶的路。”

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字字在理。

张勤听完,没说话。

她不得不承认,江校长说得对。

赵砚川,是个真正的帅才。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打破沉默的,是赵砚川。

他站起身,走到张勤面前,微微欠身。

“张勤同学。”

“不,张总工。”他改了口。

“从现在开始,项目由你主导。”

“我,还有我的团队,全力配合你。”

“我做你的副手。”

张勤看着他,没有客气,也没有推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