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我从零开始,李向阳:我裂开了!(2/2)
“一次失败算什么?两次失败算什么?我跟你们说,我们那时候……”
眼看张建军就要开始忆苦思甜。
林文静赶紧夹了块排骨到他碗里。
“行了行了,吃你的饭吧!孩子们难得聚一次,让他们自己聊!”
张建军瞪了老婆一眼,但还是听话地坐下了。
“老大。”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刘玉容,忽然开口。
“你说的那个锂电池,真的那么重要吗?”
“重要。”
张勤点头,神色严肃起来。
“它能让我们的士兵,在野外用上更轻、更持久的通讯设备。”
“往小了说,”她拿起桌上的一个遥控器,“以后家里这些东西,都不用再拖着一根电线。”
“往大了说,”她的目光,看向窗外。
“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
“甚至……”
“能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
张勤的声音不响。
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钉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李向阳不啃馒头了。
孙文勋放下了筷子。
冯春兰和刘玉容,更是坐直了身体。
他们看着张勤。
看着这个比他们年纪小,却仿佛已经站在未来的女孩。
他们知道。
她说的,不是设想。
是预言。
“老大……”李向阳的声音,又带上了哭腔。
但他这次,不是委屈。
是激动。
“我……我还能再抢救一下吗?”
他指着自己的脑袋。
“我现在回去,把《电化学》再背十遍,还来得及吗?!”
张勤看着他,笑了。
“来得及。”
“只要头发还够用。”
————————
这顿饭,一直吃到晚上九点。
送走这帮意犹未尽的同学,张勤感觉自己像是打了一场仗。
“这帮孩子,真有活力。”林文静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笑。
“我看是精力过剩。”张建军哼了一声,“一惊一乍的。”
张勤伸了个懒腰,准备上楼。
刚走到楼梯口,口袋里的手机,又响了。
还是那个熟悉的号码。
她慢慢的走向三楼,接通。
“喂。”
“看来今天玩得很开心。”电话那头,周怀瑾的声音带着笑意。
“你怎么知道?”张勤下意识地问。
“你的‘劳逸结合’,动静不小。”周怀瑾调侃道。
“咳。”她清了清嗓子,“还好。”
“周老师布置的作业,消化得怎么样了?”他又问。
“报告周老师,”张勤立刻换上恭敬的语气,“学生不才,卡住了。”
“哦?”周怀瑾似乎一点也不意外,“说来听听。”
“齐奥尔科夫斯基方程的推导,在考虑二级火箭分离时,质量比的计算模型……我用了两种方法,结果不一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是纸笔划动的声音。
“把你用的两种模型,说一遍。”
周怀瑾的声音,瞬间切换到了“周老师”模式。
冷静,清晰,不带一丝多余的情绪。
张勤靠在墙上,看着窗外的夜色,开始复述自己那复杂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模型,我假设分离瞬间,二级发动机点火,动量守恒……”
“第二个模型,我把分离过程看做一个非弹性碰撞的逆过程……”
楼下,是家人看电视的欢声笑语。
电话里,是冰冷的公式和变量。
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张勤忽然觉得,这才是她休假的,最完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