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我只是个码农,你们想让我造航母?(2/2)
郭院士冲她招了招手,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空位。
张勤走过去,坐下。
“人到齐了,我们继续。”首长开口,打破了沉寂。
他看向张勤,简单解释了一句:“小张同志,今天请你来,是旁听,也是咨询。”
然后,他转向一位肩上扛着三颗星的海军上将。
“老刘,你接着说。”
那位被称作“老刘”的上将,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脸上是海风吹出的褶皱。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上个月二十三号,我们一艘补给舰在南沙执行正常巡航,遭到某国两艘驱逐舰的恶意围堵。”
“他们的飞机,从我们军舰上空,来回飞了三次!最低的一次,离我们的雷达天线,不到五十米!”
“这是挑衅!”
“我们发出了警告,他们不听。最后,我们只能规避,提前结束任务。”
会议室里张勤感觉到,身边郭院士的呼吸都变粗了。
屈辱。
“但是!”
刘上将话锋一转,原本阴沉的脸上,忽然迸发出神采。
“一个星期前,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
“他们的两架侦察机,又想故技重施。”
“这一次,”刘上将的嘴角咧开,“我们没惯着他们!”
“从附近机场,我们的两架‘利剑’,紧急升空。”
“对方雷达全程没反应。直到我们的‘利剑’,一左一右,出现在他们驾驶舱窗外不到二十米的地方,那两个飞行员才吓得魂飞魄散,拼了命地拉升逃离。”
“哈哈哈!”刘上将忍不住大笑起来,“我看了报告,那两个小子,回去估计得做半个月的噩梦!”
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松了些,好几位将军都露出了笑意。
首长也笑了笑,但很快又严肃起来。
“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利剑’,是空中的优势。但我们的海,还是太大了。”
“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水面舰队,去保护漫长的海岸线,去维护远洋的利益。”
刘上将的笑意也收敛了,他叹了口气,重新坐下。
“是啊。”
“我们现在的驱逐舰,吨位小,防空弱,续航也短。真正拉到大洋上,跟人家的航母编队硬碰硬,没有胜算。”
“航母……”一个年轻些的将军喃喃自语,“我们连航母的影子都还没见到。”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知道,航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技术,人才,资金,工业基础……每一项,都是一座大山。
就在这片凝重的寂静中,刘上将忽然转过头。
“张顾问。”
他身体前倾,双手撑住桌面。
“我听郭老他们说了,‘利剑’的总体设计,是你一手操办的。”
“我就是个外行,不懂什么空气动力学,也不懂什么隐身涂料。”
“我就问一句。”
“你……对我们海军的船,有没有什么想法?”
“比如,驱逐舰?”
他顿住,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
“……航母?”
两个字落下,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向张勤。
郭院士刚要张嘴,就被首长一个眼神按了回去。
张勤坐在那,一动不动。
她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大脑一片空白。
航母?
她只是个码农。
她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刘上将,各位领导。”
“我对船舶设计,一窍不通。”
话音刚落,刘上将撑在桌上的手垂了下去,靠回椅背。
周围几位将军也泄了气,低下了头。
“但是……”
张勤的声音再次响起。
张勤的脑海里,闪过军事博物馆里巨大的航母模型,和同学唾沫横飞的脸。
“……滑跃起飞是妥协!电磁弹射才是未来!”
“……常规动力跑不远!必须核动力!”
“……舰岛傻大黑粗!要搞隐身!”
那些零碎的词句,瞬间串联起来。
她抬起头,迎上刘上将的视线。
“我只是个外行,从一些科普读物上看到的,随便说说,你们随便听听。”
刘上将立刻坐直。
“你说!”
“未来的航母,动力好像是一体化的,叫综合电力推进。”
“用核反应堆发电,再用电机驱动,船上电用不完。”
“弹射器也不烧蒸汽了,用电磁的,效率高,不伤飞机。”
“至于驱逐舰,好像都在往大的方向发展。万吨大驱?装更多的导弹,装更大的雷达。雷达也要搞一体化,叫有源相控阵?”
她一口气说完,看着面前的一群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刘上将和那几位海军将领,全都僵住了。
他们拿着笔,悬在半空,一个字都写不下来。
这些词,他们都听过。
是方向,是目标,是挂在天边的月亮。
可从这个女孩嘴里说出来,却像一张铺到脚下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