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天才少女空降,几十块钱,换回绝密技术。(2/2)
张勤走过来,把一份厚厚的全英文文献拍在吴巧晴面前。
“一个小时,翻译总结这篇文献里关于高镍正极材料晶格畸变的部分。”
这是她随手抽的最新行业论文,难度极高。
李向阳和吴巧晴的八卦时间,停了。
吴巧晴吐了吐舌头,拿起文献,坐到角落里。
李向阳凑到张勤身边,小声说。
“老大,太狠了吧?这篇东西,我啃下来都得一下午。”
张勤没说话,转身去了操作台。
五十分钟后。
吴巧晴拿着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走到张勤面前。
“张总工,弄好了。”
张勤接过来看了一眼。
翻译精准,总结扼要,甚至在旁边用红笔标注出几个有待商榷的论点,附上了自己的计算模型。
张勤抬起头,重新打量这个咋咋呼呼的女孩。
这基础,不是扎实。
是非常扎实。
“做得很好。”张勤难得夸了一句。
吴巧晴立刻又笑开了花。
“嘿嘿,都是您教得好!”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自己的帆布包里掏出两个移动硬盘,递到张勤面前。
“张总工,这个给您。”
“这是什么?”
“我从美国带回来的土特产!”吴巧晴一脸得意。
“我导师,一个特可爱的美国老头,学术痴。我从国内淘宝了几个陶瓷碗和碟子给他,十几块钱那种。”
“结果他宝贝得不行,天天放桌上,还问我是不是里面封印了东方神力。”
她压低声音,像在分享秘密。
“我走的时候就说,老师,我想拷点您的论文回去瞻仰学习。”
“他大手一挥,把他实验室的备份硬盘都给我了,说‘随便拷,孩子,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
她指了指另一个硬盘。
“这个,是他导师的。我跟他说,我特别崇拜他导师,也想学习一下。老头儿特好,说他导师最近在搞什么基金审查,没空见我,就把他导师实验室的备份硬盘也给我了。”
吴巧晴拍了拍胸脯。
“我跟您说,我在那边两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怎么跟这帮老外打交道了。”
她又抱怨起来。
“要不是那边的饭实在太难吃了,我还能多待两年。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就跑回来了。”
张勤看着手里的两个硬盘,没说话。
李向阳在旁边听着,手里的烧杯晃了一下,差点掉在地上。
这姐们儿,是个狠人。
用十几块钱的陶瓷,把人家两代导师的心血,打包端回来了?
“这些数据……靠谱吗?”张勤问。
“绝对靠谱!”吴巧晴打包票,“都是原始数据!我亲眼看着他从服务器上拷下来的!”
张勤拿着两个硬盘,转身就走。
“向阳,为民,小吴,跟我来。”
她直接去了王承德的办公室。
当着王教授的面,她把硬盘接上电脑。
当屏幕上出现复杂的分子结构模型和海量实验数据时。
王承德扶着桌子的手,开始抖。
他颤抖着戴上老花镜,死死盯着屏幕。
“这个……这个是劳伦斯伯克利最新的固态电解质模型!他们上个月刚发的预告!”
他又指向另一组数据。
“还有这个!硅基负极‘蛋黄壳’结构的电镜扫描数据!天哪!我们申请了半年都没申请到的机时!”
王承德的呼吸停住了。
他抓住张勤的胳膊,力气大得吓人。
“小张!三年!这些东西能给我们省至少三年!”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无辜的吴巧晴,眼神灼热。
“好!好哇!干得漂亮!”
吴巧晴被他看得有点发毛,缩了缩脖子。
“王教授,张总工,我就是……随便拷了点,不算偷吧?”
“偷什么偷!”王承德一拍桌子,“这叫学术交流!是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做贡献!”
他大手一挥。
“小吴同志!你这次是头功!我给你记一等功!奖金!三倍!”
张勤看着这两个硬盘,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我真没想那么多”的吴巧晴。
她忽然觉得,自己以前那些搞钱的手段,还是太保守了。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价值连城的数据,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
“王教授。”
“嗯?”
“这些数据很好。”张勤说,“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那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也弄过来?”
王承德一愣。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吴巧晴。
吴巧晴眨了眨眼,想了想。
“我导师啊?”
“他是个白人,特固执,估计不好弄。”
她又补充。
“不过呢,他人不坏,就是有点轴,一根筋搞学术。他说他们学校现在天天搞什么平权运动,黑人学生不好好做实验,还天天指责他搞学术歧视,要求给高分。他都快崩溃了。”
吴巧晴托着下巴,回忆着。
“我记得他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跟一群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安安静静地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