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学堂初遇(2/2)
周先生让孩子们继续读书,请顾清翰和白曼琳到旁边的小房间喝茶。房间很小,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顾先生肯来,真是太好了。”周先生倒茶的手有些抖,“孩子们就缺好老师引导。只是我们这里条件差,怕委屈了您。”
顾清翰接过茶杯:“周先生别这么说。教育本就不该分贫富贵贱。”
他停顿一下,看似随意地问:“听说学堂有位善人一直在资助?”
周先生点头:“是啊,一位姓陆的先生。每月准时送钱来,但从不肯露面。我们想谢谢他都没机会。”
白曼琳和顾清翰对视一眼。
顾清翰说:“那我来讲课的事,是否需要告知这位陆先生?”
周先生想了想:“按理说该说一声。毕竟他是出资人。下次送钱的人来,我问问看。”
顾清翰从包里取出纸笔,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是我的地址和电话。陆先生若同意,请周先生告知我。我周四和周五下午都有空。”
周先生双手接过纸条,连连道谢。
外面传来下课的声音。孩子们跑出教室,在院子里玩耍。笑声透过薄薄的墙壁传进来。
顾清翰和白曼琳起身告辞。周先生送他们到门口,一再道谢。
走出小巷,白曼琳说:“没想到你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顾清翰看着街边玩耍的穷苦孩子,轻声说:“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这些孩子有机会读书,是好事。”
他们走到大路上,叫了黄包车。白曼琳要回报社,顾清翰回学校。
分开前,白曼琳忽然说:“对了,周六有个文艺沙龙,不少文化界人士都会去。你要不要也来?说不定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顾清翰摇摇头:“这周六有事,下次吧。”
白曼琳点点头,上车走了。
顾清翰站在路边,没有立刻叫车。他回头看向小巷深处的学堂,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他才叫了辆黄包车。车夫拉着他穿过喧闹的街道,往学校方向去。
路上经过码头区,能听到轮船的汽笛声和工人的号子声。顾清翰望着远处成堆的货物和忙碌的吊车,目光深沉。
到了学校门口,他付钱下车。走进校门时,门房老赵叫住他:“顾先生,有你的信。”
顾清翰接过信。信封很普通,没有寄信人地址。
他回到宿舍,关好门,才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一行字:“明日下午三时,老地方。”
顾清翰看完,划火柴烧了纸片,把灰烬撒出窗外。
他看着窗外操场上奔跑的学生,轻轻推了推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