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 第558章 自己做饭,成了唯一出路

第558章 自己做饭,成了唯一出路(2/2)

目录

一份158,还送一小碗热腾腾的冬瓜鸡汤。

贵?确实不便宜。

可那鸡进价就138一只,还是农场那边抹了零头的友情价——正常价可是168呢。

可没人嫌贵。

吃过真走地鸡的人,心里都有杆秤:圈养鸡那叫鸡肉吗?那叫鸡味儿的替身演员。

这价格,能吃到苗老板操刀的白灼鸡,简直像在路边捡了张彩票中了头奖。

原本挤在烧烤、煎饼摊前的客人,一听说粤味新菜上线,腿脚比嘴还快,全涌过来了。

六百多份鸡,不到二十分钟,空锅底朝天。

买着的人坐下就开吃,蘸着姜葱酱,筷子都不带停的。

“皮薄脆,咬下去‘咔嚓’一声,肉弹得像在嘴里跳舞!”

“鲜!真鲜!跟喝了一口鸡精汤似的,但还不腻!”

“怪不得老广朋友老念叨‘鸡要有鸡味儿’,这不就是吗?!”

“为啥只给半只?我一口能吞两只啊!”

“活了三十年,第一次吃鸡吃到想哭。”

曲天晟一边吃,眼泪啪嗒掉进碗里。

他刚下飞机,行李箱还搁在旁边,连家都没回,直奔美食街。

三年啊!

在国外混了整整三年!

谁能懂他过的啥日子?

满街都是牛排、意面、汉堡、炸鸡,喝的永远是可乐。

哪怕有中餐馆,端出来的也是左宗棠鸡、橙皮鸡、芝麻鸡这些洋人爱得要死、国内没人认的“伪中餐”。

真正宗的?有,但贵得离谱,价格翻好几倍。

偶尔吃一回是享受,天天吃?学费不够搭。

别以为留学生都开着宝马、穿阿玛尼、周末游艇派对。

大多数跟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中产家庭孩子,省吃俭用过日子,能吃顿热乎饭就知足了。

自己做饭,成了唯一出路。

所以,不少人出国回来,专业课没咋涨,但炒菜水平直接从菜鸟飙到米其林预备役。

朋友老拿他打趣:“你哪是去留学?分明是去新东方厨师班进修的吧?”

还不是被饿出来的!

曲天晟老家是清远的,三年没踏回国门,做梦都在想那口白切鸡。

可国外哪买得到正宗清远鸡?超市里全是冷冻的,煮出来又柴又腥。

他自己手艺也不够格,想复刻家乡味,纯属幻想。

直到今天,这一口热腾腾的白灼鸡,直接把他三年的思念一口咽了回去。

比记忆里的还香!

比小时候妈妈做的还入魂!

要不是限购,他真想把整条街的鸡都包圆!

半只?还不够塞牙缝!

他逼着自己吃得慢点、再慢点,每嚼一口都像在跟童年告别。

呜呜,终于,回国第一口,吃上了魂牵梦绕的味道。

连姜葱蓉都没放过,一滴不剩,全沾在最后一块肉上。

“真不过瘾啊……要是能买一整只就好了。”

他一边叹气,一边拿纸巾擦脸。

“能做出这种味道的,八成是咱老乡。”

他二话不说,冲到窗口问店员:“老板在吗?我想见见他!”

“在呢。”苗侃正好路过,“有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