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共生计划(1/2)
首尔,江南区,新世界资本临时分部。
会议室空了,只剩下烟草味和冷掉的咖啡。
陆云帆没走。他站在白板前,盯着那份刚打印的执行手册。
只有三页。封面印着四个黑体字:“共生计划”。
“老板。”
陆云帆转身。
闻人语正拿着板擦,擦拭白板上的红色叉号。粉尘在投影仪的光束里乱撞。
“我不明白。”陆云帆把手册扔在桌上,“方辰救那个德国老头是为了EUV光刻胶,这有商业逻辑。但这个计划……”
他翻开第一页,指着核心条款。
“保留原有品牌。保留管理团队。承诺不干涉经营。共享销售网络。甚至允许回购股权。”
陆云帆看着闻人语的背影:“这不合规矩。华尔街的玩法是控股、派驻CFO、并表、换Logo。我们出钱,我们就是王。如果不控制,以后他们反水怎么办?做慈善吗?”
闻人语停手,把板擦扔进笔槽。
啪。
粉尘腾起。
她转身靠在白板上:“陆云帆,华尔街并购案的成功率是多少?”
“一半?”
“百分之三十。”闻人语竖起三根手指,“剩下七成,三年内核心团队离职,品牌缩水,或者直接破产。”
她拿起红色马克笔,在白板左边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大圆吞掉小圆。
“这是吞并模型。像蟒蛇,缠绕、绞杀、吞食。消化肉,吐出骨头。对华尔街来说,公司是报表上的数字,买下来是为了拆分、做高股价、套现。创始人拿钱走人,工程师变成大集团的螺丝钉。”
笔尖在白板上重重一点。
“所以那些技术天才宁愿饿死也不卖给高盛。卖了就是死。”
陆云帆沉默。他想到了那个准备上吊的德国人。
“那我们呢?”
“我们不做蟒蛇。”
闻人语在右边画了两个并列的圆,中间连线。
“我们做织网人。”
“森林里的树,根系在地下相连。一棵树倒了,其他的树通过根系输送养分。这就是共生。”
她指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小公司:“这些是各领域的单项冠军。有技术,有匠心,缺钱和市场。华尔街买他们的命,我给他们续命。”
“我不改名,不换人,不抢权。我只做一件事——赋能。”
她在两个圆之间画上箭头。
“我给资金,帮还债,开放中国市场,共享供应链。回报只有一个:技术共享。”
陆云帆眼神动了动:“建立专利池?”
“对。”闻人语扔下笔,“日本的精密螺丝,配德国的光刻胶,装进美国的动力系统,通过中国的产业链生产。这是一个闭环。我们不需要臃肿官僚的超级公司,我们需要一张覆盖全亚洲的产业协作网。”
她走到落地窗前,俯瞰首尔夜景。
“华尔街想买下池塘捞鱼。我要把所有池塘挖通,连成海。在这个海里,鱼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
陆云帆看着白板上的“共生模型”。
没有感动,只有纯粹的商业震撼。
大卫·米勒还在抢肉吃,闻人语在造生态。这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
“懂了。”陆云帆收起手册,“我去安排。让行动小组脱掉西装,别像投资人那样谈判,像朋友一样敲门。”
闻人语点头:“告诉他们,今晚不收尸,我们种树。”
……
日本,大阪,东大阪工业区。
凌晨四点,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上,噪音刺耳。
中村精密工厂。墙壁爬满青苔,机器停摆。
几个蓝工装的工人跪坐在地,低头不语。面前站着三个黑西装男人。领头的是个寸头,脖子上露出一截纹身。
山王会的催收人。
“中村桑。”寸头男吐出烟圈,皮鞋踩着油污地面,“两亿日元,连本带利。今天拿不出来,机器拉走。”
跪在最前面的中村健一头发花白。日本最好的螺丝工匠,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但他不懂经营,更挡不住银行抽贷。
“请……再宽限几天。”中村健一额头贴地,“订单做完就能拿到钱……”
“八嘎!”
寸头男踢翻工具箱,扳手螺丝撒了一地。
“动手!”
两个手下冲向那台最昂贵的数控机床。
“不要!”中村健一扑上去抱住寸头男的腿,“那是我的命!”
“滚!”寸头男抬脚要踹。
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