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东方的阴影(2/2)
“……是。”
“我叫刘三……是……镶蓝旗佐领麾下……斥候……”
“奉谁的命令?”
李信追问。
“理藩院……”
刘三艰难地吐出这三个字。
“理藩院的密令……探查……探查西域新近出现的……汉人武装动向……”
“他们想知道,这股武装……是否……与准噶尔残部有关……”
李信心中了然。
理藩院,清廷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衙门。
果然,他们的鼻子最灵。
“你们知道了多少?”
“不……不多……”
刘三费力地摇头。
“只知道……有一股汉人在此地聚集,似乎有厉害的火器,还击败过一支准噶尔的马队。”
“上头……上头只当是……流窜的残兵,或是……依附某个蒙古部落的汉奴……”
“让我们来……摸清底细,回报人数与位置……”
残兵?汉奴?
李信的唇角牵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看来,在康熙皇帝的眼中,他们现在还只是一群不成气候的蝼蚁。
这既是轻视,也是一个致命的空档。
“你们来了多少人?其他人呢?”
这才是李信最关心的问题。
提到同伴,刘三的脸上浮现出巨大的痛苦与恐惧。
“我们……我们一队……十人……”
“分头……分头探查……”
“在野狼坡……我们遭遇了狼群……还有……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冷箭……”
他的声音颤抖起来。
“我拼命跑……其他人……其他人怕是……都……”
他再说不下去,眼角有浑浊的泪水滑落。
“好好养伤。”
李信留下一句话,再没有看他一眼,转身走出了医馆。
……
议事厅内,油灯的火苗在寂静中跳跃,将几个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扭曲拉长。
李信将从刘三口中得到的情报,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
陈敬之捋着胡须,久久没有说话。
厅内的气氛,比外面的夜色还要凝重。
“清廷的狗鼻子,终究还是嗅过来了。”
陈敬之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虽然他们现在并未重视,只把我们当成癣疥之疾,但‘汉人武装’这四个字,既然已经入了理藩院的案牍,就再也抹不掉了。”
李光攥紧了拳头。
“他们把我们当成什么?残兵?汉奴?”
“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李信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刘三这支斥候小队全军覆没,消息传不回去。短期内,这只会让清廷更加疑惑,甚至会因为忌惮未知的危险,而不敢再轻易派遣小股人马深入。”
“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他猛地站起身。
“留给我们的时间,更少了!”
“清廷现在的主要精力在东南,在三藩余孽,在郑氏。他们暂时无暇西顾,但这头沉睡的猛虎,随时都可能醒来!”
“一旦他们解决了内部问题,或者意识到我们并非疥癣,而是心腹大患时,下一次来的,就不是十个斥候,而是成千上万的大军!”
厅内众人,无不色变。
“将军,那我们……”
一名叫陈武的部将急切地开口。
“加速!”
李信斩钉截铁,吐出两个字。
“一切都要加速!”
他的视线扫过众人,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我的命令!”
“格物院!燧发枪的仿制,是重中之重!王希和王二需要任何东西,人力、物力,全部无条件满足!”
“兵工坊!喷子枪的产量必须再提高三成!所有工匠,三班轮换,人歇炉不歇!”
“训练!所有新兵训练强度加倍!老兵的散兵线、三段击战术演练,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肌肉记忆!”
“防御!”
李信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卧龙谷的几处隘口上。
“现有的工事,远远不够!立刻增派人手,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墙体,拓宽壕沟!在谷口西面与北面,加筑至少十个隐蔽的暗堡!所有通往谷内的路上,给我布满陷阱与绊马索!”
他停顿了一下,最后看向陈敬之。
“敬之,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谷口这片地方了。”
“派出我们最精干的斥候,向东,不断向东!越过我们现在的控制区,尽可能地靠近清廷的势力范围,给我建立起一条预警线!”
“我要知道清军在边镇的每一个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遵命!”
众人齐声应道,声震屋瓦。
“最后,关于那个刘三。”
李信补充道。
“让张济继续救治,务必让他活下来。这个人,暂时不能放,更不能杀。”
“把他养着,或许将来,还有别的用处。”
“此事的知情范围,仅限于今天在场的人。严禁外泄,以免在谷内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安排完一切,李信走出了议事厅。
夜风吹拂着他的脸颊,带着一丝冰凉的寒意。
他抬起头,望向东方那片无尽的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