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鹰涧屠狼,血祭英魂(2/2)
主将被擒,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准噶尔残兵最后的抵抗意志瞬间崩溃。
“降了!我们降了!”
“别杀我!我投降!”
兵器被丢弃在雪地上的“当啷”声此起彼伏。
残存的准噶尔士兵哭喊着,跪倒在冰冷的雪地里,在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中瑟瑟发抖。
“旅帅!此战,斩首七百余级!俘获三百二十一人!缴获无主战马五百三十七匹!”
周大勇浑身浴血,大步走到李信面前禀报,声音里带着激战后的沙哑和难以抑制的亢奋。
李信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落在被两名龙骧团士兵死死按跪在雪地里的阿古拉身上。
阿古拉满脸血污,后脑肿起了一个大包,但那双眼睛依旧凶戾如狼,死死瞪着李信,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李信的目光越过他,扫向那些跪地请降的俘虏。
跪地的降卒们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那道黑色的身影,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茫然。
“愿留者,”李信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清晰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编入‘归义营’,与我汉军同衣同食,共抗准噶尔暴虐!”
“愿去者,发放三日口粮,自寻生路!”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冰刀刮过骨头。
“但有再持刀兵与我汉军为敌者——杀无赦!”
短暂的死寂之后,俘虏中爆发出如释重负的哭喊声。
“谢将军不杀之恩!”
“愿降!我愿降!”
就在此时,阿古拉猛地挣扎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嘶声咆哮:“叛徒!你们这群懦夫!长生天不会饶恕你们的!李信!你这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你不得好死!”
忠勇祠前,气氛肃杀。
李信立于祠堂前的高台之上,身后两名亲卫死死押着被捆成粽子、依旧兀自挣扎咆哮的阿古拉。
“抬上来!”
李信沉声喝道。
四名龙骧团士兵抬着一副蒙着白布的担架,迈着沉重而肃穆的步伐,走上高台。
白布被猛地掀开!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担架上,赫然是鹰愁涧之战中阵亡的二十七名汉军将士的灵牌!
最前方的一块灵牌上,清晰地刻着一行字:“龙骧团一营丙连三班班长,赵铁强”——正是疏勒河血战中,第一个战死的班长赵铁柱的亲弟弟!
周大勇虎目含泪,双拳捏得咯咯作响,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一片惨白。
“血债血偿!”
不知是谁第一个吼出了声。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台下数千将士的怒吼汇聚成一股狂暴的声浪,如同火山爆发,震得忠勇祠檐角的铜铃都嗡嗡作响!
一名亲卫将一柄沉重的鬼头刀递到李信手中。
李信握住刀柄,冰冷的触感从手心直传心底。
刀锋在寒光下闪烁着刺骨的杀意。
他一步步走到阿古拉面前。
阿古拉眼中终于闪过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恐惧,但那恐惧随即就被更加疯狂的凶戾所取代。
“来啊!汉狗!有种就给老子一个痛快!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
他的怒吼戛然而止。
一道森然的寒光闪过!
一颗硕大的头颅冲天而起,脸上还凝固着最后的疯狂与不甘,在空中翻滚着,最终重重落在了雪地里,鲜血染红了一大片。
“今日!以此獠之首级!”
李信转身,高举着滴血的鬼头刀,声音如同从万载寒冰中凿出,每一个字都带着彻骨的寒意。
“祭奠我汉军阵亡将士忠魂!告慰疏勒河畔、鹰愁涧中,所有惨死于胡虏刀下的英灵!”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指苍穹,声震四野!
“英灵不远!魂佑汉疆!血仇未雪!吾辈——誓不罢休!”
“誓不罢休!”
“誓不罢休!”
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祭奠完毕,李信并未立刻离去,而是走进了安置降卒的营帐。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名叫托雷的降卒。
托雷正捧着一碗肉汤,小口小口地喝着,神情复杂。
李信走到他面前。
托雷大吃一惊,慌忙想站起来行礼,却被李信伸手按住了肩膀。
“腿伤如何?”
李信问,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李信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那些正埋头吃饭、却又忍不住偷偷抬眼看他、眼神复杂的降卒。
“吃饱,穿暖,养好伤。”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营帐中每个人的耳中。
“汉军不养闲人。伤愈之后,编入行伍,操练杀敌。立了功,一样授田,一样受赏。我汉军刀下,只分敌我,不分胡汉。”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到托雷身上。
“你提供的消息,助我军大胜。按《卫民律·赏功令》,赏你汉铢五十,羊两头。伤愈后,可入辎重营,亦可自选去留。”
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
托雷将手中的陶碗重重放在地上,汤水溅出也毫不在意。
他挣扎着,不顾腿上的伤痛,猛地单膝跪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嘶声喊道:
“将军!托雷……还有话说!”
李信眼神微动。
“讲。”
托雷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种重大的决定,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