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天地会请兵(1/2)
雅安城内的空气,依旧弥漫着血与火交织后的余味。
城头已经换上了汉军的赤色龙旗,但街道上行走的百姓,脸上还带着几分惊魂未定与茫然。
贺连山站在临时征用的府衙大堂,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四川堪舆图。
他的手指,重重地按在成都府的位置上。
那里,是清廷在四川的心脏。
只要拿下成都,整个四川便传檄可定。
“将军。”
罗子山从门外快步走入,他的脸上混杂着兴奋与一丝紧张。
“人带来了。”
贺连山从地图上抬起头,他是个纯粹的军人,身上带着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
“让他进来。”
罗子山侧过身,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
这人约莫四十余岁,面容清瘦,下颌留着一撮山羊胡,行走之间,步履沉稳,自有一股江湖人的干练。
他一进门,便对着上首的贺连山拱手行礼。
“草民陈炎,见过贺将军。”
贺连山没有立刻让他起身,而是上下打量着他。
此人身上没有普通百姓的畏缩,也没有士大夫的倨傲,那份从容,是长年游走在灰色地带才能历练出来的。
“罗子山说,你是天地会的人?”
贺连山的声音低沉,带着军人的质询。
“正是。”
陈炎直起身子,不卑不亢。
“在下乃天地会洪门四川分舵香主,奉总舵主陈近南先生之命,特来拜会汉王天兵。”
陈近南。
这个名字让贺连山的身体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
反清复明,天地为会。
陈近南的大名,在天下反清义士之中,可谓是如雷贯耳。
“总舵主远在东南,如何得知我汉军入川?”
贺连山的问题很直接。
“贺将军有所不知。”
陈炎解释道。
“我天地会‘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天下各省,皆有我洪门兄弟。汉王在西北起兵,痛击鞑虏,我等早就有所耳闻,并且心向往之。”
“总舵主有令,天下汉家儿女,凡有志反清者,皆是我洪门兄弟,当倾力相助。”
“听闻将军奇袭碧口,挥师南下,我等川中兄弟,无不欢欣鼓舞,故而遣在下前来,愿为王师前驱,共襄盛举。”
贺连山沉默不语,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大堂内的气氛,随着这敲击声,变得凝重起来。
他信奉的是李信那套军政一体,令行禁止的规矩。
对于天地会这种所谓的江湖组织,他天然地抱着一份警惕。
这些人不受官府约束,自成体系,今日能助你反清,明日会不会成为地方上新的麻烦?
“说吧。”
贺连山终于开口。
“你们想要什么?又能给我们什么?”
他问得非常实在,没有半点虚与委蛇。
陈炎似乎也料到了他会有此一问。
“我天地会在四川经营多年,各州府县,皆有分舵。成都城内,清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囤积之所,防务之虚实,我等皆可设法探知,绘制成图,献与将军。”
这个条件,让贺连山的心跳漏了一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能提前得到成都的详细布防图,攻城之时,汉军的伤亡将会大大降低。
“此外。”
陈炎继续说道。
“四川东部长年受鞑子官府压迫,民怨沸腾。只要汉王愿意,我天地会振臂一呼,短时间内便可在川东各地,为王师招募数万乡勇,袭扰清军后路,让那四川提督岳升龙,首尾不能相顾。”
贺连山听完,依旧没有表态。
他缓缓踱步到陈炎面前。
“听起来很不错。”
“那么,你们的要求呢?”
陈炎深吸了一口气。
“我等所求不多。”
“只求汉军入川之后,能保我天地会数万兄弟的身家性命安全。”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并且,允许我等民间结社,继续存在下去。”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贺连山停下了敲击桌面的手指。
“汉王治下,人人皆是汉家百姓,受汉王之法度保护。只要尔等不做违法乱纪之事,自然无人会为难你们。”
“至于结社……”
贺连山的话锋一转。
“我汉军之中,只有军法,没有社规。天下,也只能有一个王上,那就是汉王。我不认为,在汉王的疆土上,还需要另一个听从什么总舵主号令的组织。”
他的话,让陈炎的脸色微微一变。
大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罗子山站在一旁,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没想到,两边的对话会如此直接,如此尖锐。
“将军误会了。”
陈炎很快调整过来,他对着贺连山深深一揖。
“我等绝无与王上分庭抗礼之心。天地会之存在,本就是为了驱逐鞑虏。待到中原光复,我等愿意接受汉王整编,或解甲归田,或为王上效力,皆听凭发落。”
“只是如今大业未成,还需借助天地会的名号,才能号召各路英雄好汉。若此刻解散,人心一失,队伍就不好带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也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
贺连山是一个军人,他能分辨出话语里的真伪。
但他更是一个将领,他知道这件事的份量,已经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允许一个庞大的民间组织合法存在,这是政治决策,只有汉王李信才能决定。
“你的来意,你的条件,我都明白了。”
贺连山重新走回地图前。
“此事,我无法做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