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李信定扩军(1/2)
银川城,如今已是汉军东征的大本营。
城主府的议事厅内,沙盘被搬到了正中央,上面密密麻麻地插着代表不同番号的小旗。
李信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从甘肃一直延伸到四川的边缘,最后停在宁夏的位置。
“电报线的铺设,为我们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主动。”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凝神倾听。
保民府主官陈敬之,南镇军团长贺连山,刚刚从前线回来的龙骧军团长周大勇,还有一位面孔刚毅、站姿笔挺的将领赵猛,分列两侧。
“但主动权不等于胜势。”
李信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沙盘的边缘。
“清廷在关中、山西、河北依然保有数十万大军。康熙不是个会束手待毙的人。我们每向前推进一步,他收缩防线后,兵力就会越发集中。”
“一旦我们兵临城下,面对的将是数十万哀兵。届时,每一场攻城战,都将是惨烈的消耗战。”
陈敬之点了点头,补充道。
“王上所言极是。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清廷正在疯狂征召新兵,尤其是在北方各省,几乎是十丁抽三。虽然训练不足,但数量上不容小觑。”
“所以,我们必须扩军。”
李信一锤定音。
他看向贺连山。
“贺将军,四川的情况如何?”
贺连山出列,抱拳道。
“回王上,末将与岳总督已经对四川全境的人口、田亩、丁壮做过初步统计。川地饱经战乱,百废待兴,但人口基数尚在。尤其是从湖广、陕西逃难入川的流民,数量庞大,无地可耕,无家可归。”
“他们是最好的兵源。”
李信肯定了他的判断。
“很好。我给你和岳升龙一道命令,在四川扩军。目标,五万人。”
五万人。
这个数字让贺连山的心脏重重一跳。
南镇军团目前满编也不过三万余人,这相当于要再造一个半军团。
“王上,兵员不成问题。只是这五万人的衣甲、军械、粮饷……”
贺连山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李信转向陈敬之。
“敬之,保民府这边怎么说?”
陈敬之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簿册。
“回王上,四川的压力,臣已经算过。臣提议,从西域都护府调拨十万石粮食入川,优先保障军需。西域去年大丰收,这批粮食抽调出来,不会影响地方民生。”
“至于军械,臣以为,可以就地解决。”
陈敬之看向贺连山。
“贺将军,雅安的铜矿和铁矿储量丰富,工匠也不缺。可以在雅安扩建一座武器工坊,专门为四川新军生产装备。初期可以先以生产五雷神机和木柄手雷为主,这两样武器对工艺要求相对较低,上手快,威力也足够。”
贺连山闻言,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
就地解决军械,压力确实小了很多。
“臣领命。若有雅安工坊支持,三个月内,新兵便可完成基础训练,形成初步战力。”
“好。”
李信满意地点头,目光转向了赵猛。
“赵猛。”
“末将在!”
赵猛跨前一步,声音洪亮。
“我决定,在宁夏新设一个军团,就叫‘宁夏军团’。你,就是第一任军团长。”
赵猛的身体微微一震,胸中一股热流涌动。
“谢王上信重!末将万死不辞!”
“你的任务很重。”
李信的手指点在宁夏与河套平原的交界处。
“宁夏军团,将以骑兵为绝对主力。你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收复整个河套平原,将我们的防线推到黄河边上,彻底肃清侧翼的威胁。”
“第二个目标,是镇守北方,防备蒙古诸部。尤其是科尔沁、喀尔喀这些依附于清廷的部落,他们是清廷手中最锋利的刀,我们必须有一支同样锋利的刀,顶在他们的咽喉上。”
“末将明白!”
李信继续说道。
“宁夏军团的兵员,主要从归降的清军中择优选拔。周大勇会协助你完成整编。骑兵的战马,陈敬之会从甘肃的军马场调拨三千匹给你。至于武器,我给你配备最新式的步骑通用型五雷神机。”
“另外……”
李信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我会从铁甲车营,调拨两台铁甲车,永久配属给你的宁夏军团。”
此言一出,连周大勇和贺连山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铁甲车是什么?
那是汉军的攻城利器,是陆地上的巨兽。一个铁甲车营也不过十台而已,李信一开口就给了赵猛两台,这份看重,不言而喻。
“吴锐会担任你的铁甲车营副营长,带队去宁夏与你交接。你要尽快让他和你的骑兵形成配合。我需要一支能打硬仗、能攻坚、也能长途奔袭的铁骑。”
“王上放心!”
赵猛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末将定不负王上所托,为大汉,开疆拓土,镇守北疆!”
会议结束,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汉军控制区,仿佛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四川成都府外,十处高大的招兵台在短短数日内拔地而起。
岳升龙以四川总督的名义,贴出安民告示。
“凡归汉之民,家有丁壮应征入伍者,全家免三年赋税!”
“凡入伍将士,战死沙场,其父母妻儿,皆由保民府奉养,列为军属,享受最优抚恤!”
告示一出,整个成都府都沸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