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牛顿改进蒸汽机(2/2)
李信笑了笑,他知道,时机到了。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看着牛顿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希望先生能留在大华,与我们一同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牛顿沉默了,这是他预料之中的问题。他委婉地回答:“汉王殿下,我在英国皇家学会尚有职务,而且我的许多研究也需要……”
“我知先生顾虑。”李信打断了他,“若先生愿意留下,我愿以汉国之力,为您组建一所‘中英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人员组成,全由先生一人决定。所有经费,由汉军国库全额承担,不设上限。”
牛顿的呼吸微微一滞。不设上限的经费?这在欧洲任何一个国王那里,都是不敢想象的承诺。
李信继续加码:“并且,我向先生保证,您在实验室取得的任何成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物,您都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您可以将它们毫无保留地传回英国,与皇家学会的同仁共享。我所求的,只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能分享到格物带来的福祉。”
这个条件,彻底击中了牛顿的软肋。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传播知识、探索真理是他的毕生追求。李信的提议,非但没有阻碍他,反而在为他铺平道路。
他沉吟了许久,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我若留下,我需要我的学生们,他们是我的助手,也是我思想的延续。他们都在英国。”
“这有何难?”李信当即拍板,“我即刻命人安排船只,去英国接您的学生。不仅如此,我计划在西安城内,设立一所‘西学馆’,专门聘请欧洲有学识的学者前来任教,教授算学、天文、物理、化学。先生若愿意,可出任西学馆的首任馆长。所有来华学者的薪俸和安家费用,同样由汉国承担。”
牛顿彻底动容了。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汉王,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不是一个只想利用他技术的君主,这是一个真正尊重知识、渴望文明交流的雄主。他所描绘的蓝图,甚至比他自己在英国所能得到的支持还要宏大。
就在牛顿内心天人交战之时,王希派人送来了一份格物院的最新报告。李信顺手递给了牛顿:“先生不妨看看我们格物院的另一项小玩意。”
牛顿疑惑地接过报告,只看了一眼,便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了。报告的主题是“土豆杂交育种实验”。上面详细记录了不同品种土豆的生长周期、抗病性,以及最重要的——产量。
当牛顿看到“最优品种亩产可达千斤”这几个字时,他的手都有些颤抖。千斤!这是什么概念?欧洲最好的麦田,一亩地产出三百斤就算丰收了。这个叫土豆的东西,产量竟然是小麦的三倍还多!这东西如果能在欧洲推广,将能拯救无数在饥荒中挣扎的生命。
他抬起头,激动地对李信说:“汉王殿下,此物……此物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先生若有兴趣,我可以带您去看看我们的试验田。”李信微笑道。
“不,不必了。”牛顿的目光再次回到报告上,他忽然主动说道:“殿下,欧洲的农作物,如小麦、燕麦,产量一直无法突破。我……我或许可以运用格物学的一些方法,协助你们改良这些作物,甚至,将你们的育种技术,应用到欧洲的作物上。”
李信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顺势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先生,不如这样,您先在我大华留任三年。这三年时间,您既可以完成蒸汽机的后续研究,也可以推动东西方的农业技术交流。三年之后,去留与否,全凭先生心意,我绝不强留。如何?”
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既能让他深入开展研究,又不会让他感觉被彻底束缚。这个提议,充满了诚意和体谅。
牛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没有直接回答“好”或者“不好”,而是低头看着手中的报告,轻声说了一句:“我有些实验器材和书籍需要从英国运过来,不知是否方便?”
李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站起身,对着牛顿深深一揖:“先生放心,大华的港口,永远为知识和真理敞开。”
当天下午,牛顿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开始亲手整理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罗列着他需要从英国运来的各种实验设备和珍贵书籍。他知道,自己人生的下一段重要旅程,将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东方土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