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黄金乡的诱惑(1/2)
长安城的清晨,总是伴随着报童清脆的叫喊声而苏醒。“卖报,卖报!《大华日报》头版头条!海外惊现金山,遍地皆是黄金!”
一个叫王二狗的泥瓦匠,刚刚啃完手里的硬面馍,正准备去城西的工地上工。听到这声叫喊,他鬼使神差地停下了脚步,从怀里摸出两枚铜板,递给了报童。“来一份。”
报纸的油墨味有些刺鼻,但头版上那加粗放大的标题,却像一块磁石,死死吸住了他的眼球——《大洋洲:帝国的黄金乡,勇敢者的乐园!》
文章用一种极具煽动性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遥远而富饶的大陆。那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得能掐出水来,最重要的是,一条条河流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金沙!文中配上了一幅木刻版画,画中几个身穿大华军服的士兵,正从河里捞起一块块拳头大小的狗头金,笑得合不拢嘴。
“……据本报特派随军记者周扬将军亲述,大洋洲新海港以西百里处,发现巨型金矿,储量惊人。河中沙金俯拾皆是,一铲下去,金光闪闪。一普通士兵,仅用半日,便淘得黄金三两,价值纹银三十两,足抵关中一户中农一年之收入……”
“……为彰皇恩,陛下特颁《大洋洲开拓奖励法案》,凡我大华子民,年满十六岁,身无残疾者,皆可报名。凡愿迁徙者,朝廷将提供免费船票、三个月口粮。抵达大洋洲后,每户可分得良田百亩,耕牛两头,农具一套。前三年,免除一切赋税!若在当地发现金矿,上缴朝廷七成后,余下三成归发现者个人所有!”
王二狗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那“良田百亩,耕牛两头”的字眼。他今年二十五岁,在长安城里当泥瓦匠,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一天下来累得像条死狗,也只能挣几十个铜板,勉强糊口。他做梦都想有自己的地,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可是在寸土寸金的关中,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现在,一个机会就摆在他面前。虽然遥远,虽然未知,但那承诺太过诱人。百亩良田!那是什么概念?他爹娘一辈子也就守着那五亩薄田。还有黄金!如果真像报纸上说的,随便捞捞就能捞到金子,那他这辈子不就翻身了?
他捏着报纸的手微微颤抖,心中一个疯狂的念头开始生根发芽。去!为什么不去?在这里累死累活一辈子是个泥瓦匠,去了大洋洲,说不定就能成为坐拥百亩良田的富家翁!
这个念头一旦燃起,便再也无法熄灭。他没去工地,而是转身就往民政部新设立的“海外拓殖报名处”跑去。他要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绝不止王二狗一个。
整个大华,从北方的沈阳到南方的广州,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伊犁,《大华日报》如同投下了一颗颗炸雷,在民间激起了滔天巨浪。无数像王二狗一样,在底层苦苦挣扎的百姓,被那“黄金乡”的梦想点燃了。
地主家的佃户,城里的苦力,小作坊的伙计,甚至一些读了几年书却科举无望的穷酸秀才,都涌向了各地的报名处。他们或许不全信报纸上说的那么玄乎,但“百亩良田”和“三年免税”的承诺,是实实在在的,是行政总院盖了红印的国策。这就足够了。
行政总院民政部内,副部长张济忙得脚不沾地。各地汇总上来的报名人数,像雪片一样飞来,数字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