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力巅峰,从借调县府办开始 > 第39章 县长秘书,王文昭

第39章 县长秘书,王文昭(1/2)

目录

王文昭沉思了片刻,叶昌隆的问题,肯定不是让自己分析现有的数据。

这些他自己看资料就知道了。

这是要考教自己怎么看待丰水县未来的发展,他必须谈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而且通过之前的聊天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叶昌隆跟宋家没关系。

当时他用了“听说”二字,听别人宋家宋朗被袭击的事件。

说明叶昌隆的背景也不小。

“叶县,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才搬来县城上的学,咱们整个金利市,都是依托石油这个战略物资发展起来的,工业产值占了GDP的90%以上,产业单一,目前就是‘一油独大’的局面。”

“自从医疗改革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入保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唯一的一点,道路不通。”

叶昌隆点点头,说的中规中矩,看来也关注“十一五”规划了。

借调过来这段时间,没少看县里的各种资料,好学是个好事。

“分析的中规中矩,可道路不通,怎么说?”

王文昭起身给县长的杯子添了点水,“叶县,此道非彼道,我说的是高铁,打个比方来说,我要去省城,高铁半小时就能到,可火车绕一圈,我得坐一个半小时。

有一次我从省城着急回来,坐了一次飞机,也是第一次坐,落地是在齐市,我还要在齐市坐火车或者客车回来。”

“这就让很多人才不愿意来,出行太麻烦。”

叶昌隆叹了口气,“小王啊,你说的这件事,需要县里跟市里,省里共同商议,最终上报国家铁路局纵观全局发展才能决定的,你说的确实没错,但...”

刚才他还感觉自己是不是问的太超纲了。

确实是有考教王文昭的想法,可现在,他眼中多了一抹欣赏。

才20来岁,能有这种见解,已经不易了。

“小...”

叶昌隆想换个问题。

没想到王文昭继续开口了:“叶县,我知道大方面只能多方协商,可本县内的民生问题,也急需解决。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迫在眉睫,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就因为他们负担不起‘学区房’的高额费用,本地没房,外来学生上不了学,教育资源失衡了。

个人拙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就近上学,让教育回归公平。”

王文昭算是豁出去了,叶昌隆让他分析,他直接给了建议。

破釜沉舟的勇气都没有,他为什么拼命折腾这么一遭。

叶昌隆眼睛一亮,亲自己给王文昭添了点水,“喝口水,继续说。”

王文昭按耐住激动地心情,缓缓开口,“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一直就是个大问题,应当建立污水回收系统,河道清淤,整治乱排乱放问题。

黄河每年开闸放水浇地,河道要么被污染,要么堵塞,大大加剧了农民的额外支出。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该让农民掉队!”

叶昌隆不知何时已经拿出了笔和纸,开始记录了。

王文昭越说越激动,“综合来看,还是贫富差距过大,根本原因就是三农,自古至今,哪个朝代的颠覆没有农民的身影?

现在种地不赚钱,甚至亏钱,这上哪说理去?谷贱伤农啊!”

此时办公室门外还有五六位其他科室的同事在等待县长面试。

马宏发更是急的出了一脑门汗。

他一直看着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