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尘缘暂了(2/2)
他目光淡然扫过已成定局的战场,掠过那些残缺的尸骸与凝固的血迹,最终落在那已然与地脉完美融合的无形阵法屏障之上说道:“此九转山河定坤阵,乃引地脉之厚重,纳周天星辰之清辉,自成循环,生生不息。可保此关五十载不受外邪大规模侵扰,予南疆一方百姓休养生息之机,此乃天数使然,非一人之功。”
言及此处,他话锋微转,目光似无意般掠过遥远帝都的方向,那目光平静无波,却仿佛能穿透万水千山,直视金銮殿上那抹日渐浓郁的阴邪龙气,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洞穿世情本质的冰冷寒意:“然,阵法护持,终是外物,可挡妖邪魔氛,却难测人心鬼蜮,难防来自内部的蠹虫啃噬。项胤禛以凡俗帝王之躯,妄图凝练邪功,借王朝气运与万民怨怼修行,此乃逆天悖理、自绝于大道之邪术。虽能逞一时之凶威,令宵小慑服,然煞气反噬己身,孽障缠绕国运,犹如饮鸩止渴,烈火烹油,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根基已朽,终非长久之道,必遭天谴反噬,国破身死乃其必然结局。尔等只需谨守本分,抚民安疆,整顿武备,积蓄力量,静观其变,待其自取灭亡即可。躁动妄进,反易落入彀中,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他的目光随之转向一旁垂手恭立、神色敬畏中带着思索的军师玄稷淡淡说道:“至于那铁衣机密与阵法心得,交由你善加揣摩运用,暗中培植根基,或可积蓄几分应对未来变局之力。但需谨记,修士不可直接插手凡俗王朝更迭,不可对无修为之凡人妄动杀伐,此乃天道铁律,煌煌如日月经天,运转不息,违者,无论缘由善恶,必遭法则无情反噬,形神俱灭乃寻常之事,切记,切记。”
军师玄稷闻言,神色凛然,背后瞬间沁出一层细密冷汗,仿佛有无形刀锋掠过肌肤,他连忙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应道:“晚辈谨遵道尊法旨,绝不敢有违天道,定当慎之又慎,如履薄冰,绝不会将王府置于险地。”心中却是念头飞转,开始细致规划如何在不触犯天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世子带回的珍贵传承,为镇南王府打造一支隐于暗处、关键时刻能发挥奇效的修士力量,这无疑是一步关乎未来数十年格局的关键棋局。
云璃此时已稍稍平复了激荡的心绪,她上前一步,伸出微凉却稳定的手指,替儿子轻轻拂去肩甲上沾染的灰烬与血点,理了理他略显凌乱的鬓发,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
她的目光温柔似水,漾动着母性的光辉,却又透着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坚韧与一抹历经岁月沧桑也难以化开的哀伤,声音轻缓却字字清晰,如同珠玉落盘:“易儿,仙缘难得,大道在前,此乃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缘,你自当心无旁骛,勇猛精进,勿以家中俗务为念,徒乱心神。你父与我,尚未老朽,筋骨犹健,尚有余力守护这片先祖留下的基业,守护这南疆的万家灯火,等待你学成归来之日。”
她的话语微微一顿,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淡却锐利如冰锥的追忆与刻骨铭心、沉淀了太久的恨意,声音压低了几分,仅能让他们三人听清,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况且,为娘身上……那些尘封却从未真正遗忘的陈年旧账,待你于仙宗安定,根基稳固之后,或许……也该是时候,将那些沾染血污的账本,一笔一笔,连本带利,慢慢清算干净了。”她并未明言,但项易深知,母亲云璃出身神秘,早年曾遭逢惊天大变,一身修为尽数化为最坚固的封印,一方面镇锁己身血脉异动以免引来更强追杀,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护他幼时周全,瞒天过海,其间所涉血海深仇,牵连之广,皆因他这身不容于天的道殒血脉而起,这亦是云璃心中最深沉的痛与执念。
青冥道尊的目光似有若无地落在云璃身上,那目光平静,却仿佛能穿透皮囊表象,直视其神魂本源与那深藏不露、几乎与神魂融为一体的力量封印,淡然开口道:“云夫人灵台清明,慧根未损,道基虽因封印之故看似枯竭,然灵性未泯,根源尚存,犹如深埋地底的莲种,只待春雨。若得合适机缘,寻得对症灵物,辅以宗门秘法徐徐温养疏导,重踏道途,再攀高峰,甚至超越往昔,并非虚妄之想。待南疆局势稳定,尘缘暂了,心无挂碍之时,或可来东华域游历一番,净世青莲海乃清净之地,汇聚天地灵秀,或有罕世灵物、上古秘法,能助你打破枷锁,重塑道基。”
云璃娇躯控制不住地微微一震,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如同死灰复燃般的光彩,她敛衽施礼,姿态优雅而郑重,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云璃,拜谢道尊指点迷津之恩,此恩如同再造,没齿难忘。”这一线希望,如同无尽黑暗漫长跋涉后乍现的曙光,彻底照亮了她沉寂多年、几乎以为已然枯死的道心,让她看到了复仇之外,自身存在的另一种可能。
项易见母亲之事略有眉目,心中一块大石稍稍落地,随即又想起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袍泽,他转向青冥道尊,姿态恭敬而恳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师尊,弟子尚有三名生死相依的兄弟,阿苏、无影与鬼手三人。他们皆已踏入修行之门,心性坚韧不拔,忠义可嘉,此次为护弟子周全,皆身负重伤,元气大损。弟子……心中实有不忍,恳请师尊慈悲,念其赤诚,允他们随弟子一同返回宗门,也好有个照应,便于他们日后修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不远处相互搀扶、气息萎靡却眼神依旧明亮、带着对前路茫然的三人。
青冥道尊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阿苏三人。阿苏眼神倔强,带着对更高境界的纯粹渴望与对世子的绝对忠诚;无影沉默寡言,气息却如古井深潭,凝实内敛,暗合刺杀隐匿之道;鬼手则面露惶恐与卑微,双手因常年接触毒物而略显异样,却又难掩对仙宗圣地、对正统道法的深切向往。
“宗门自有法度,非是广纳善缘、来者不拒的善堂。”青冥道尊的声音不起波澜,却带着一种阐述天地至理般的平静与不容置疑的规则意味,“收徒授业,首重心性根骨,次重缘法机缘,此乃千古不易之理。他三人,根骨虽非绝顶之资,却也算中上之选,且各具特质,或暗合某条偏门小道,若得机缘,未必不能有所成就。然,修行之路,漫漫其修远兮,终究要靠自身一步步脚踏实地行走,于红尘中炼心,于磨难中明性。若因你之情面,强带入宗,看似是恩赐,是捷径,实则可能断了他们自身于凡尘中磨砺意志、于困厄中觅得真我道心的机缘,如同揠苗助长,反损其道心根基,非是真正爱护之道。”
项易心下一沉,知道师尊所言乃是正理,大道无情,唯砥砺前行,正欲再言争取,却听青冥道尊话锋一转,续道,声音中多了一丝引导的意味:“不过,观今日之势,南疆初定,百废待兴,内外隐患犹存,项胤禛不会坐视王府壮大,蛮族亦可能卷土重来,正是用人之际,尤其需要可信赖的、具备一定修行基础的力量扎根于此。易儿,他们已得《百劫锻骨法》、《影杀录》、《玄机引》、《磐山决》等诸多传承,品类颇丰,何不借此机会,为这生你养你的南疆,为你项氏一门,留下一份坚实的、可传承的道法根基?此亦是对他们三人能力与忠诚的一份考验与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