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丹鼎问药(2/2)
项易屏息凝神,仔细体悟着其中的每一个字,结合自身混沌道基的特性,以及《星枢引》功法接引星辰之力以及那蕴含微弱混沌本源的体验,默默推演,试图寻找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
他发现,这《混沌衍身初解》与他的根基隐隐有相辅相成之处。他的混沌道基本身就是混沌的核心体现,对混沌之气有着天然的亲和与一定的驾驭基础,或许,他修炼此法的风险,会比那些属性不合、强行修炼的前人要小上一些。但这小一些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其中的凶险,依旧足以让绝大多数修士望而却步。
但他并未立刻尝试引气入体。此法关系身家性命,关乎道途未来,需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他只是反复揣摩玉简内容,将其中关窍、警示、以及那些模糊的感悟指引牢牢刻印在心神深处。同时,他开始不断以自身相对温和的混沌元力,模拟那狂暴混沌之气在体内流转、冲刷、淬炼的过程,细细感受那种力量在经脉、骨骼、血肉中带来的细微变化与潜在的破坏力,为真正引动外界那更为狂暴、原始的混沌之气做着尽可能万全的准备与适应性训练。
最后,他才将注意力投向那枚《大寂灭指》的玉简。神识融入,一股万物终结、一切归墟、诸法寂灭的苍茫意境扑面而来,让他的心神都为之震颤,仿佛看到了星海湮灭、宇宙热寂的终极图景。这门神通的核心,在于极致地凝聚自身元力,融入对寂灭道则的感悟,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于一指之间,点出代表终结与消亡的寂灭道痕。修炼过程本身,也是对寂灭之力感悟加深、对自身元力掌控要求达到变态程度的过程。
项易闭目凝神,摒弃杂念,全力感应着道基深处那丝微弱却本质极高、令他心悸又感到亲切的寂灭之力,回忆着它与九天之劫相关的冰冷、死寂、终结一切、让万物归于虚无的气息。他尝试着,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寂灭之意,将其与自身磅礴的混沌元力按照法诀指引,艰难地相结合,缓缓抬起了右手食指。
指尖之上,并无璀璨光华闪耀,反而周围的空气似乎微微向内塌陷,光线也变得黯淡扭曲,一种令人灵魂颤栗、仿佛连思维都要被冻结、被彻底湮灭的恐怖气息,开始若有若无地弥漫开来,使得洞府内原本活跃涌动的混沌灵气都似乎受到了压制,变得凝滞了几分。他额角渗出细密汗珠,脸色微微发白,并未将这一指点出,只是竭力维持着这种力量的极端压缩、凝练状态,细细体悟着其中元力的流转轨迹、与那丝寂灭真意融合的微妙平衡,以及维持这种状态对心神带来的巨大负荷。
“寂灭……并非单纯的毁灭与破坏,更像是一种回归,一种重置,是万物运转周期中不可避免的终结与消亡,但也可能……是孕育新生的起点与温床……”他若有所思,脑海中闪过混沌生灭的景象。仅仅是初步的凝聚与体悟,对心神的消耗便如此巨大,让他感到一阵阵眩晕,这《大寂灭指》的修炼难度,可见一斑。这还只是凡蜕境的初步尝试,连入门都算不上,难以想象其真正大成之时,一指之下,会是何等光景。
此后时日,项易的生活节奏再次变得规律而充实,几乎完全沉浸在修炼与感悟之中。他减少了外出任务的频率,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这三门新得法门的参悟与艰苦修炼中。
《敛息化影术》进展最快,凭借其与混沌道基的高契合度,不久便修炼到小成境界,施展起来愈发圆融无暇,动静转换只在一念之间。气息收敛时可如崖边亘古顽石,动念间又可化影随风,在混沌崖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如鱼得水,隐匿效果极佳。
《大寂灭指》的进展则缓慢许多,如同龟爬。每一次尝试凝聚寂灭道痕,都如同在万丈深渊的钢丝上跳舞,对元力的极致掌控、对心神强度的苛刻要求、对那丝寂灭意境精准而稳定的引导,都达到了一个严苛的地步。失败是家常便饭,元力紊乱、心神耗尽是常态。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点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进步,都让他对自身混沌道基中那丝寂灭之力的掌控加深一分,指端凝聚的那股令人心悸的湮灭气息也在一丝丝变得凝实、内敛,虽然距离真正对敌、发挥出实战威力还差得很远,但已初具雏形,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至于《混沌衍身初解》,他依旧停留在理论推演与极其谨慎的适应性阶段。他不断用自身混沌元力模拟、试探淬炼过程,同时开始尝试引动一丝丝自崖外混沌虚空中汲取的、更为狂暴原始、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气流,小心翼翼地、如履薄冰般地引导其淬炼右手食指的指骨。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如同万千细针反复穿刺、又仿佛整个指骨要被碾碎重组、乃至被同化消融的剧烈痛楚。他能看到指尖皮肤下泛起奇异而黯淡的混沌光泽,与周围血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那是一种本质上的改变,伴随着剧痛的,是一丝微不可察、却真实存在的强化感。他不敢有丝毫冒进,每一次淬炼都控制在极短的时间,确保自身意志能够完全掌控那丝外来混沌气,一旦感觉失控风险增大,便立刻停止,运转《星枢引》功法平复躁动的力量。
修炼之余,他也会再次前往传功殿第一层,如同海绵吸水般,翻阅那些看似基础、却包罗万象的杂学玉简,如《阵法基础概述》、《丹药药理初辨》、《周天奇物志异》、《九州风云录》、《近古宗门兴衰考》等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个庞大修真界的各种常识、秘闻与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与认知,竭力弥补自己作为修真小白的不足。他深知,真正的强者,绝非只懂得蛮力厮杀的武夫,博闻强识,洞察幽微,明辨大势,方能在这错综复杂、危机暗藏的修真界中,更好地明辨是非,规避风险,于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乃至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缘。
这日,他正于洞府内,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引动一丝比之前尝试更粗壮几分的狂暴混沌气流,依照《混沌衍身初解》中的法门,以强大的意志力束缚着它,小心翼翼地冲刷、淬炼着右手食指的第二节指骨。剧烈的、钻心蚀骨般的痛楚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指骨仿佛在被无形的巨力反复碾压、锻造,皮肤下那奇异的混沌光泽愈发明显,甚至隐隐散发出与洞府内混沌灵池同源却更加暴烈的气息。就在他心神紧绷,全力维持着那毁灭与新生交织的微妙平衡,感受着指骨在剧痛中一丝丝变得愈发坚韧、密度增加的奇异过程时,放置在身旁蒲团上的身份令牌,传来了熟悉的微弱波动。
神识分出一缕扫过,乃是丹鼎峰烈阳子师叔的传讯。讯息中,烈阳子师叔那特有的、如同烈火般直接而粗豪的神念印记率先传来,先是询问他上次赐予的蕴灵丹效果如何,语气带着长辈的关切与几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随后话锋一转,言及自己新近耗费不少心血,炼成了一炉固元丹,此丹于凡蜕境修士夯实根基、纯化元力大有裨益,尤其对突破小瓶颈有奇效,药性温和而持久,最是适合巩固境界。言下之意,是邀他得空前往丹鼎峰一趟,欲赠他一些,并顺便考较一下他这段时日的修行进度,看看他这混沌道基,在丹药辅佐下究竟能展现出何等潜力。
项易目光从自己那泛着奇异混沌光泽、兀自传来阵阵深入骨髓的刺痛的食指上移开,心中微动。烈阳子师叔性情刚直火爆,炼丹成痴,说话做事不喜欢拐弯抹角,但对他这位师侄,倒是颇为关照,屡次赠丹,这份情谊他记在心里。这固元丹的名头他也曾在典籍中见过,乃是凡蜕境顶尖的固本培元类丹药,价值不菲,往往一丹难求,对现阶段的他而言,正是雪中送炭。而且,他正有些关于混沌道基修炼中遇到的、元力纯化与凝练方面的疑惑,以及《混沌衍身初解》中隐晦提及的、需要某些特殊药浴或丹药辅助,以平衡混沌之气暴烈属性、减轻淬体风险的内容,或可向这位浸淫丹道多年、见识广博的师叔请教。或许,丹鼎峰那独特的火炼之术、对药性精微的掌控以及浩如烟海的灵药知识,能为他这条前无古人、险峻异常的混沌衍身之路,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助力,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他当即收敛心神,压下指尖残余的痛感与那丝新生的坚韧感,回复传讯,言辞恭谨而诚恳,既表达了感激,也说明了现状:“烈阳子师叔垂询,弟子项易顿首。前番蒙师叔厚赐蕴灵丹,效力非凡,于弟子稳固初成之混沌道基助益良多,根基得以夯实,元力亦精纯少许,弟子感激不尽,一直铭记于心。闻听师叔丹道又有精进,炼成固元宝丹,此丹于弟子而言正如久旱甘霖,弟子本应即刻动身,前往丹鼎峰拜领厚赐,并聆听师叔教诲。奈何弟子方才修炼偶有所得,于元力运转上似捕捉到一丝新的灵光,需即刻静心巩固,梳理所得,恐此刻状态不济,仓促前往反而心浮气躁,失了礼数,怠慢师叔。故斗胆请缓一日,明日辰时初刻,弟子定当调理好状态,凝神静气,亲赴丹鼎峰,拜见师叔,当面谢恩,并请教修行疑难,望师叔允准。”
传讯既出,灵力包裹着清晰而恭敬的神识信息,化作一道微光没入令牌之中。项易望着洞府窗外那逐渐被浓重暮色浸染、云海翻腾如墨的天际,心中对明日的丹鼎峰之行,悄然生出了几分郑重与期待。他隐隐感觉,这次会面,或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赠丹与修行考较。烈阳子师叔此次相邀,时机恰好在他于碎星荒原试炼归来、兑换新法、初步尝试修炼之后,这究竟是巧合,还是这位看似粗豪、实则心思缜密的师叔,察觉到了什么,亦或是另有用意?无论如何,丹鼎峰作为宗门内举足轻重的重要支脉之一,传承悠久,底蕴深厚,其中或许正隐藏着能助他在这条独一无二、布满荆棘的混沌道途上,走得更稳、更远的某种关键契机或线索。
次日辰时,项易准时抵达丹鼎峰。峰内热气氤氲,药香扑鼻,与混沌崖的荒寂截然不同。烈阳子在一间布满各种炼丹器具、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丹炉的洞府中接见了他。老者红发红须,身形魁梧,目光如炬,打量了项易一番,随手抛过一个玉瓶。
“固元丹,拿去。看你气息,比前些时日凝练了不少,混沌道基果然有些门道。”烈阳子声音洪亮,直接问道,“听说你昨日在修炼上有所得?可是遇到了什么关隘?老夫虽不修混沌,但于丹道元气之理,还算有些心得。你那道基,寻常丹药难有太大效用,或许需另辟蹊径。”
项易接过丹药,郑重收好,闻言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略一沉吟,组织语言道:“多谢师叔赠丹。弟子近日确实在尝试一门炼体法门,需引混沌之气淬炼己身,然混沌之气暴烈,入体之时,如万千钢针穿刺,痛楚难当,且时有失控之虞。不知师叔可知,有何丹药或药浴方子,能护住经脉脏腑,减轻那混沌之气反噬之苦?”
烈阳子闻言,浓眉一挑,眼中精光闪烁,盯着项易:“引混沌之气炼体?你小子倒是敢想敢干!这等法门,古籍中偶有提及,皆被誉为绝路。护脉减痛的方子……并非没有,但其中几味主药,极为罕见,甚至……”他话锋一顿,压低了声音,“其中一味虚空莲,据老夫所知,宗门内或许只有祖莲圣境深处的沉星渊附近,才可能寻得踪迹。但那里,可不是你一个凡蜕境弟子能去的地方。”
项易心头一震,祖莲圣境,沉星渊……他牢牢记下了这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