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台北初印象(2/2)
走着走着,一股浓郁诱人的肉香和酱香扑鼻而来,牢牢抓住了林墨的脚步。
他循着香味,在一家看起来极其不起眼、甚至有些简陋的面摊前停下。
摊位上挂着泛黄的招牌,写着“阿荣古早面”,灶台被长年累月的烟火气熏得发黑,却异常干净。几位老街坊正坐在低矮的板凳上埋头吃得酣畅淋漓。
“朋友们,这香味太霸道了,走不动了,必须尝尝。”林墨在摊前的小马扎上坐下,对着镜头说。
他看了看手写的菜单,“老板,麻烦一碗卤肉饭,一碗虱目鱼汤。”这时,他瞥见菜单上还有一道小吃“炸鱼饼”,不禁失笑,指了指航空箱里好奇张望的小鱼饼,“老板,再加一份炸鱼饼,让我们家这个‘鱼饼’也尝尝鱼饼的味道。”
【哈哈哈!鱼饼:我吃我自己?】
【猫猫震惊!主人你要干嘛?】
【鱼饼:听我说谢谢你!】
弹幕瞬间被这个有趣的巧合点燃,充满了欢乐的吐槽。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却很好的阿伯,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手脚麻利地准备着食物。
他听到林墨的话,也笑了起来,用带着浓浓台语腔的国语说:“少年家,你这只猫仔真古锥,名字也好听。我们家的鱼饼是自己打的鱼浆做的,保证新鲜!”
趁着等食物的间隙,林墨与阿伯闲聊起来。“阿伯,您这店开了很久了吧?”
“久喔!”阿伯一边颠着炒锅,一边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我阿公那一代就在这边摆摊啦,传到我手里,整整六十年咯!你看这灶台,这味道,都没变过。”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但随即又闪过一丝落寞:
“不过啊,现在变化太快啦。你看对面街角,”他指了指斜对面一家正在装修、看起来要走网红风格的店面,“那里以前也是一家老面摊,我从小吃到大的,老板是我老兄弟啦,去年做不动了,子女也不愿意接手,只好关掉喽……唉,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快做不动了,以后这些老味道,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得到。”
阿伯的话语朴实,却道出了时代变迁下,传统老店面临的共同困境与无奈。
林墨静静地倾听着,没有打断,镜头也忠实地记录着阿伯脸上那份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些许担忧。直播间的弹幕也变得舒缓而充满感慨:
【听着有点心酸,老手艺传承不容易。】
【希望这样的古早味能一直保留下去。】
【阿伯加油!】
【墨哥又找到了有故事的地方。】
这时,卤肉饭和虱目鱼汤端了上来。卤肉饭酱色油亮,肥瘦相间的肉丁炖得糜烂,汁水渗透到颗粒分明的米饭里,旁边还配了半颗卤蛋和几片黄萝卜。
虱目鱼汤汤汁奶白,鱼肉鲜嫩,撒着些许姜丝和葱花,热气腾腾。
林墨先喝了一口鱼汤,鲜美的滋味瞬间在口中化开,温暖直达胃腹。“嗯!这汤好鲜!”他赞叹道。
接着舀起一勺吸饱了卤汁的米饭,送入口中,卤香的浓郁、肉糜的化渣、米饭的q弹完美结合。“这卤肉饭太香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酱香十足!”
他又尝了尝炸得金黄酥脆的鱼饼,外酥内软,鱼香浓郁,“鱼饼也很好吃,真材实料。”
【看饿了!深夜放毒啊!】
【这卤肉饭看起来也太诱人了!】
【为什么我看个旅行直播还要受这种罪!】
【已截图,明天就去找卤肉饭!】
美食的治愈力量是巨大的,直播间又恢复了欢快的气氛。
林墨享受着这地道的古早味,感受着艋舺老街特有的生活脉搏,他的台湾之旅,就在这氤氲着食物香气与岁月情怀的面摊前,正式拉开了序幕。系统面板上,“怀旧”、“共鸣”、“愉悦”等情绪值开始了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