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 第98章 垃圾场里的花朵

第98章 垃圾场里的花朵(2/2)

目录

“拉菲老师,请您听我说。这笔钱,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这是成千上万正在观看我直播的观众,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他们被您和孩子们感动,共同贡献的心意。它不属于我,它属于这些孩子,属于这所学校。请您用它给孩子们买些新书、买些好点的粉笔、买块像样的黑板,或者给孩子们加点营养……这是大家的心意,请您一定不要推辞!”

听到林墨这番话,明白这笔钱背后是无数陌生人的善意和支持,拉菲老师紧绷的神经瞬间崩溃了。

浑浊的泪水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肆意滑落,他双手紧紧攥着那沓钱,仿佛捧着无比珍贵的火种。

他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只能不停地向林墨,向着镜头的方向,深深地弯腰鞠躬,再鞠躬,用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激。

直播弹幕在这一刻,被无数的哭泣表情和祝福的话语淹没:

【拉菲老师别哭!您值得!】

【破防了,哭得不行……】

【知识改变命运!加油孩子们!】

【小茉莉,一定要实现梦想啊!】

【这就是直播的意义!连接世界,传递善意!】

这真挚的一幕,通过镜头传递出去,再次收获了海啸般的情绪值。

林墨又停留了一会儿,拍摄了孩子们在拉菲老师带领下继续上课的情景,这才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和拉菲老师郑重道别,沿着原路返回。

林墨的心情如同被雨水洗涤过,既沉重又清朗。

他沿着来时的狭窄巷道小心地往回走,脑海中还在回响着孩子们稚嫩的跟读声和小茉莉那朵塑料花的触感。

没走几步,在一个堆满废弃轮胎的拐角,他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而焦急的身影——正是一哥!

一哥正拉着一个路过的小男孩,用急促的孟加拉语询问着什么,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不安,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与他那身略显宽大的旧衬衫形成鲜明对比。

“一哥?”林墨惊讶地喊了一声。

一哥闻声猛地回头,看到安然无恙的林墨,他那紧绷的脸上瞬间如同拨云见日,长长的、几乎听不见的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仿佛都松弛了下来。

他快步走到林墨面前,眼神里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惊慌,嘴唇动了动,才支支吾吾地用英语混杂着孟加拉语说:“先生……我,我等了很久,您没出来……我,我害怕您出事……这里,太乱了……”

他语无伦次,但林墨瞬间明白了。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危,竟然克服了内心巨大的恐惧,以及他那辆赖以生存的人力车可能被偷走的风险,毅然走进了这片他口中“非常危险”的贫民窟深处来寻找自己!

直播间的弹幕此刻也充满了感动:

【我的天,一哥居然进来了!他明明那么害怕!】

【破防了!一哥这是真的把墨哥当自己人了!】

【看得我鼻子一酸。】

【墨哥,你可要好好对一哥啊!】

林墨看着一哥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和他眼中那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的担忧,心头涌上一股强烈的暖流。

他没有说什么感谢的客套话,而是直接伸出手,用力地揽住一哥略显单薄的肩膀,像是兄弟间那样重重地拍了两下。

“别担心我,兄弟。”林墨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力量,“我没事,你看,好好的。”

一哥被这个称呼惊呆了,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林墨。

在他的认知里,像林墨这样光鲜、有钱的外国“先生”,和他们这些卖力气讨生活的人之间,有着一道看不见却难以逾越的鸿沟。

“先生”这个称呼,是尊敬,也是距离。而“兄弟”,这个词太沉重,太亲密,是他从未想过能从林墨口中听到的。

林墨看着一哥震惊又有些不知所措的眼神,脸上露出了温和而肯定的微笑,清晰地重复了一遍:“对,兄弟。以后别喊我先生了。我叫林墨,你以后就叫我‘林’,或者直接叫林墨,都行。”

一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眼眶也有些发热。

他看着林墨真诚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施舍或怜悯,只有平等的、朋友般的温暖。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地、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这个称呼和这份情谊牢牢地刻进了心里。

“走,林……林,”他尝试着叫出这个新称呼,还有些磕绊,但脸上却绽放出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带着点憨厚又无比真实的笑容,“我们出去,车还在外面等着。”

这一次,回程的路似乎变得不同了。

一哥拉着车,脚步不再像来时那般沉重,反而透着一股轻快。他依旧沉默寡言,但脊背似乎挺得更直了一些。

穿过那些泥泞狭窄的巷道,阳光透过铁皮屋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身上跳跃。

林墨坐在车上,看着一哥的背影,感受着这份因跨越阶层、源于纯粹关心的情谊所带来的平静与力量。

直播间的弹幕依旧在热议着刚才的一幕,为这份难得的真诚互动而感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