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 第183章 初入伊朗

第183章 初入伊朗(2/2)

目录

边境两侧,阿富汗这边是更加破败和混乱的景象,而伊朗一侧,则能看到相对规整的边防设施和隐约可见的、更具现代感的建筑。

办理离境手续的过程繁琐而充满不确定性。

边境官员打量着林墨这个持中国护照、却从阿富汗腹地独自驾车出来的“异类”,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盘问、检查车辆、反复核实签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林墨动用了卡里姆先生给的信函,以及金钱的力量,才终于在那位官员将信将疑的目光中,获准放行。

当越野车缓缓驶过那道象征国界的铁门,踏上伊朗的土地时,一种奇异的疏离感扑面而来。

道路变得平整,路标清晰,穿着制式的警察在执勤,女性的着装虽然仍有宗教要求,但色彩和样式明显丰富了许多。

这种突如其来的“秩序感”,反而让刚刚从阿富汗那种混乱、原始生命力中脱离出来的林墨,感到一丝不适应。

他按照计划,前往距离边境最近的一个伊朗小镇——米尔哈韦,准备在这里进行休整,补充物资,并为下一步深入伊朗做准备。

小镇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街道上商铺林立,售卖着各种商品,从食品百货到汽车零件。

人们的脸上少了几分阿富汗那种极致的苦难烙印,多了几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林墨找到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旅店住下,将车辆送去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

就在林墨在旅店附近的餐馆享用一顿相对正常的晚餐时,他注意到餐馆角落里的一台小电视机正在播放国际新闻。画面一闪而过,竟然出现了他熟悉的身影——是他在“希望之锚”和阿尔法丹村救援的一些镜头!

虽然做了处理,但他自己和马赫迪医生、巴希尔的轮廓依稀可辨。

新闻主播用波斯语快速报道着,关键词他听懂了:“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神秘救援者”、“全球关注”……

林墨心中微微一凛。他没想到自己的影响会扩散得这么快,甚至传到了邻国伊朗。

这既是好事,也意味着他可能需要更加谨慎。

在某些层面上,过度的知名度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果然,当他第二天去取车时,旅店老板,一个精明的中年伊朗男人,在交还钥匙时,看似随意地用带着口音的英语问道:“先生,是从阿富汗那边过来的?最近那边可不太平,新闻里天天报。听说有个很厉害的人,在里面帮了很多忙……”

林墨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含糊地应道:“嗯,从那边过来。不太清楚,我只是个过路的旅行者。”

老板笑了笑,没再追问,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林墨意识到,他在阿富汗的经历,如同一个无形的标签,已经贴在了他的身上。

在伊朗这个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对信息更加敏感的国家,他必须比在阿富汗时更加小心地行走在灰色地带。

他的镜头依然会记录,但他的身份和目的,需要更加巧妙地隐藏。

他驾驶着保养一新的越野车,驶离了米尔哈韦小镇,沿着公路向着伊朗深处,那片蕴含着古老波斯文明与现代政治纠葛的土地进发。

后视镜里,阿富汗的群山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但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已然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并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他接下来的每一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