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涟漪渐起*(1/2)
第二百九十九章涟漪渐起
回到扎纸店时,夜色已深。店堂内长明灯的光晕,将纸人纸马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微微晃动,仿佛也带着一丝疲惫。连续处理两起与“镜”相关的灵异事件,虽然过程不算特别凶险,但那沉甸甸的人间悲剧和跨越时光的执念,却让人的心神感到一种不同于肉体劳累的倦怠。
张清玄径直窝进他的躺椅,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紫砂壶,似乎在驱散从老图书馆带回来的那股陈腐悲伤的气息。他没有说话,店内一时只剩下窗外偶尔路过的车声和胖子粗重的喘息声——这家伙一回来就瘫坐在柜台旁的马扎上,嚷嚷着腿都快跑断了。
陈子轩默默地去后院烧水泡茶,动作比往常更轻。凌薇从库房隔间走出,看到几人安全归来,神色稍松,目光落在张清玄略显沉寂的脸上,没有多问,只是接过陈子轩递来的热茶,轻轻放在张清玄手边的小几上。
“师兄,事情……解决了?”她最终还是轻声问了一句。
“嗯。”张清玄应了一声,睁开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茶水入喉,似乎驱散了些许寒意。“一个等了半辈子,等来阵亡通知书的可怜人。”
他没有多说,但凌薇和旁边的陈子轩都明白了其中的沉重。胖子也难得安静下来,咂咂嘴,叹了口气:“这世道,苦命人真多……”
就在这时,张清玄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目光转向柜台下方那个沉寂的铜皮箱子。就在刚才沈曼青执念彻底消散的那一刻,他清晰地捕捉到,箱内那点一直缓慢滋生的“活性”,产生了一次极其短暂却清晰的“悸动”,仿佛沉睡的什么东西被外界的某种变化轻轻触动了。
他眉头微蹙。玄冥留下的这东西,果然与这些消散的执念有关?它在“吸收”或者“感应”什么?
“老板,你看啥呢?”胖子顺着张清玄的目光看去,落在那个让他心里发毛的铜箱上,顿时一个激灵,“这玩意儿……不会又闹什么幺蛾子吧?”
“暂时没有。”张清玄收回目光,语气恢复平淡,“只是更确定了一点,这东西留不得太久。”
胖子缩了缩脖子,没敢再多问。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扎纸店在熟悉的节奏中苏醒。阳光透过窗棂,驱散了夜间的阴霾。胖子虽然嘴里抱怨着老板抠门,但还是早早起来,用昨晚剩下的鸡汤下了三碗面条,卧上荷包蛋,撒上葱花,香气扑鼻。
“老板,面好了!趁热吃!”胖子端着面碗,吆喝一声。
张清玄慢悠悠地起身,坐到后院石桌旁,看着面前汤色清亮、面条筋道、荷包蛋圆润的面条,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汤汁鲜美,面条软硬适中。
“尚能入口。”他给出了例行评价。
胖子嘿嘿一笑,也不指望更多褒奖,自己能吃上就满足了。陈子轩和凌薇也默默吃着,晨光中,昨日的沉郁似乎被这碗热汤面冲淡了不少。
刚吃完早饭,店外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林瑶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藏蓝色警服衬衣和及膝裙,勾勒出纤细的腰身和笔直的小腿,长发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脖颈和英气的面容。她手里拿着一个档案袋,步履生风地走了进来。
“清玄,”她看到张清玄气色尚可,眼底闪过一丝安心,随即将档案袋放在柜台,“关于刘大富和当年机械厂事故,有了点后续。我们联系上了其中一位遇难女工的侄子,他把当年那份事故报告草稿的复印件和你们找到证据的过程,提供给了本地一家关注旧案追索的公益组织,那边准备做个专题报道,算是……一种迟来的交代吧。”
她顿了顿,看向张清玄:“这也算是……兑现了部分承诺。”
张清玄微微颔首。这种方式,或许比单纯的法律追责,更能抚慰生者和亡者的心灵。他目光扫过林瑶因说话而微微起伏的胸口和专注的神情,纯粹欣赏。
林瑶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耳根微红,却故作镇定地转移话题:“另外,你上次让我留意的,关于境外收藏家打听特殊古物的事,有点眉目了。线索确实指向了城南鬼市,而且时间就在明晚。据说,会出现一面……很特别的古镜。”
“古镜?”凌薇立刻抬起头,眼神锐利起来。连续两起镜类灵异事件,让她对这个词格外敏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