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82章 百足之虫

第82章 百足之虫(2/2)

目录

王磊少校的身体缓缓顺着囚车滑倒,最终仰面躺在冰冷的沥青路面上。他涣散的瞳孔,最后映照出的,是那片被硝烟污染了的、灰蒙蒙的天空。

而那架劫走了赵伟强的直升机,正轰鸣着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

几乎是同时,这片炼狱般的战场影像,以及“上海市公安局原局长赵伟强于押运途中被武装分子劫走,押运武警疑似全军覆没”的骇人消息,如同病毒一般,在Eto组织有计划的推动下,瞬间点燃了整个互联网。

恐慌,开始不受控制地蔓延。

沪青平高架的硝烟尚未散尽,淌血的沥青路面记录着方才那场惨烈的背叛与牺牲。然而,在物理世界的寂静之外,另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已在亿万块屏幕后轰然爆发。

“老铁们看清楚了!真枪实弹!就在上海!”

凌晨五点四十二分,一个注册不到半小时的短视频账号,发布了那段注定要引爆网络的17秒视频。

画面剧烈晃动,隔着废弃厂房的破窗,能清晰看到高架上燃烧的军车残骸,听到密集成一片、令人心慌的枪声,以及直升机旋翼沉重的轰鸣。视频最后几秒,刻意定格在那架涂着警用标识的直-9直升机,用舱门机枪向地面倾泻火力的骇人画面上。

没有前因,没有后果。只有这充满冲击力的十七秒。

发布者的配文只有几个充满震惊和引导性的词句:“上海高架爆发枪战!直升机都出动了!【惊恐】【惊恐】”

这仿佛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几乎在几分钟内,更多角度的“现场目击”内容,如同经过精密计算般,从不同平台、不同账号井喷式涌现。

一段音频记录着爆炸的巨响和远处模糊的惨叫;几张高糊照片特写了横陈在路障旁的遗体(刻意避开了袭击者的特征,只聚焦于穿着武警制服的身影);甚至还有一段对着封锁线外惊慌人群的“随机采访”,画面中一位大妈语无伦次地重复:“太吓人了,到处都是枪声,当兵的也打当兵的……”

信息真空是谣言最好的培养皿。

微博热搜前十瞬间被血洗:

【爆】上海高架激烈交火

【爆】前公安局长赵伟强押运途中被劫

【热】求真相!我们的城市安全吗?

【热】牺牲的武警战士是谁?

在Eto组织操控的水军和别有用心者的同步推动下,评论区和转发链迅速被精心设计的言论淹没、带偏。他们的策略清晰而恶毒:

·混淆身份,模糊焦点:“谁开枪打谁?都穿着制服,谁是好人是坏人?”

·渲染悲情,挑动对立:“为什么在市区打?平民的安全谁负责?政府无能!”

·质疑动机,散布阴谋:“赵伟强是不是掌握了某位大佬的秘密,要被灭口?”

·否定定性,要求“证据”:“呵呵,官方肯定甩锅给恐怖袭击!证据呢?牺牲名单呢?不敢公布吧!”

忠诚殉国的武警战士,在他们的叙事中被扭曲成“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和“愚忠的炮灰”;穷凶极恶、手段残忍的武装劫囚暴行,被描绘成“悲壮的反抗”和“内部清洗”。恐慌、质疑、愤怒,以及精心编织的谎言,在信息的洪流中翻滚、发酵,试图将真相彻底搅浑,将民意引向对立和撕裂的深渊。

一些看似“理中客”的分析帖也开始出现,避而不谈袭击的暴力本质,转而大谈“程序正义”、“押运路线为何泄露”、“是否存在过度使用武力”,用看似理性的外衣,包裹着质疑和否定一切的毒核。

在最初的一个小时里,官方保持了沉默。这种沉默,在有心人的解读下,变成了“心虚”和“混乱”的证据。恶意的揣测如同野火般蔓延。

“看,不敢说话了吧!”

“正在统一口径,准备甩锅了。”

“这绝对是大丑闻,压不住了!”

网络上,一种“质疑即清醒,反对即正义”的诡异氛围开始形成,悼念英烈、要求严惩凶徒的声音,反而被围攻、被嘲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的螺旋”。

直到——

上午七点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率先打破沉默,发布了第一条权威信息:

【强烈谴责上海高架严重武装恐怖袭击事件】。文章以极其严厉的措辞,定性此事为“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武装恐怖袭击”,指出其“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公然挑战国家法治底线”,并明确表示“对此类暴行绝不姑息,必将一查到底,坚决打击!”

紧接着,央视新闻、新华社等核心官媒同步发声,口径一致,措辞强硬。

央视新闻的短评更是直接回应了网络质疑:【法律尊严不容挑衅,英雄鲜血不容玷污!任何犯罪行为都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这如同磐石般的定调,试图在汹涌的浊浪中稳住阵脚。

定调之后,是雷霆般的行动。

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宣布启动针对此次事件的“净网”特别行动。一批最早散布谣言、煽动对立、侮辱英烈的网络大V和自媒体账号被迅速封禁,其涉嫌违法的证据被整理公示,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网警官方账号连续发布了数起典型案例通报,形成了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与此同时,共青团中央等官媒和众多正能量账号,发起了#英雄不容诋毁##向守护者致敬#等话题。大量真实感人的军营训练、武警执勤、反恐演练的画面开始冲刷之前的血腥与混乱。人们看到了战士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看到了他们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看到了他们守护万家灯火的誓言。

“他们是为我们而死的!”这样的声音开始逐渐响亮,压过那些嘈杂的恶意。

然而,对手的反扑同样凶猛。

新的、更隐蔽的谣言被制造出来——一份伪造的、细节逼真的“牺牲官兵名单”在某些加密社群和境外平台流传,名单上刻意混入了一些虚构的、带有特殊地域或民族背景的名字,试图煽动更复杂、更恶毒的社会对立。

“看吧,死的都是某些地方的人,为什么?”

“这就是代价,呵呵。”

水军们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否认袭击,转而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产生这样的悲剧?”“是什么让曾经的同袍拔刀相向?”试图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社会批判和制度否定。

网络空间,一时间成为了真假信息、理智与情绪、崇高与卑劣激烈交锋的战场。每一个热搜词条下,每一条热门微博的评论区,都充满了辩论、攻击、澄清和迷惘。

北京,战略指挥中心。

常伟思将军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上面实时滚动着最新的网络舆情分析图谱。红色的负面信息流虽然受到遏制,但仍在不断变换形态,寻找着新的突破口。他目光沉静,仿佛在看一场立体沙盘上的攻防推演。

“将军,舆论初步稳住,但对方韧性很强,还在不断变换打法。”舆情分析官汇报。

常伟思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喜怒。“认知域的战争,从来都是这样。你打掉他一个阵地,他立刻化整为零,潜入更复杂的巷战。我们要适应的,就是这种长期性、复杂性的斗争。”

他停顿了一下,命令道:

“第一,宣传战线要继续加压,不仅要讲性质,更要开始有选择、有步骤地释放真实信息,用事实戳穿谎言。比如,可以适当披露袭击者使用了境外制式武器、策划周密等细节。”

“第二,网安力量要深挖下去,不要满足于封号。我要知道这些谣言最初的源头,资金的流向,境内协同人员的真实身份。把这当作一次实战练兵,把Eto和其爪牙在舆论场的活动模式,给我彻底摸清楚!”

“第三,对于赵伟强及其背后势力的一切合法资产,立即启动冻结程序,并适时向社会公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掉他们的钱袋子,也是削弱其兴风作浪能力的重要手段。”

他的指令,清晰地表明,这场舆论战并非被动应对,而是一场主动的、多线并进的综合战役。网络上的喧嚣与争论,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较量,在更深处、更隐蔽的战场同步进行着。

高架上的血迹未干,屏幕后的战争正酣。而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场更为实质性的雷霆风暴,正在这舆论的激荡中,悄然凝聚着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