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4章 一本市地方志,半部权力斗争史

第14章 一本市地方志,半部权力斗争史(2/2)

目录

会议开始了。

最先发言的是德高望重的陈学海老教授。他引经据典,痛心疾首地陈述了江州历史文化遗迹正在被世人遗忘的现状,最后慷慨激昂地提议,应该立刻启动全市范围内的古迹普查和修缮工作,尤其是城隍庙和文庙,必须立刻拨款保护。

【陈学海教授,蓝色剧本触发成功,获得夏市长‘敬重’情绪+1】

林默的剧本面板上跳出提示。夏清月的确在微微点头,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赞许。

紧接着,文化局的刘胖子发言了。他先是高度赞扬了陈教授的拳拳之心,然后话锋一转,开始大倒苦水,说文化局经费紧张,人手不足,但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市长关心的文庙项目搞起来。他声情并茂地描绘了一幅蓝图,说要把文庙打造成江州的文化新地标。

【刘胖子局长,紫色剧本触发,目标夏市长,判定中……判定失败。夏市长‘怀疑’情绪+2,‘厌恶’情绪+1】

林默差点没笑出声。这刘胖子演技浮夸,目的性太强,碰上夏清月这种段位的,简直是自取其辱。

果然,夏清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随后,旅游局、规划局、建设局的领导轮番上阵,每个人都说得头头是道,引用的数据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提出的方案一个比一个宏大。但林默看得分明,这些方案彼此掣肘,互相矛盾。旅游局想把老城区打造成步行街,规划局想在那里修高架桥,建设局则哭穷说地下管网老化,无论干什么都得先投几十个亿翻修。

一场关于历史文化的座谈会,硬生生开成了一场分蛋糕的菜市场大会。每个人都想从“文化”这块大饼上,切下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块。

林默坐在角落里,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这场大戏。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将所有人的发言、立场、以及他们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在脑中构建成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

这张网的中心,是市委副书记赵立春倒台后,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和利益空白。

而网的四周,是无数双贪婪的手,都想趁着江州官场重新洗牌的机会,为自己多捞取一些筹码。

高居首座的夏清月,就是那个手握切蛋糕权力的人。但她似乎也陷入了困境,面对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诉求,她一个新来的市长,同样感到棘手。

林默看着剧本面板上,夏清月的情绪从最初的【期待】,逐渐变成了【审视】,再到【失望】,最后,只剩下了浓浓的【疲惫】和【不耐烦】。

他忽然明白了夏清月点名让他来的真正用意。

她或许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局面。她不是要听这些陈词滥调,她要的,是一把能斩断这些乱麻的快刀。

而自己,那个“懂胸针”的年轻人,被她视为或许能成为这把刀的候选人。

想到这里,林末的心跳微微有些加速。

他知道,自己的机会,快来了。

会议冗长而无聊,渐渐进入了垃圾时间。一些人开始精神不振,低头看手机。就连坐在林默身边的速记员,打字的速度都慢了下来,脸上写满了困倦。

林默缓缓地靠在椅背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他这个动作,在会场中显得格外突兀。

坐在他对面的钱文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讽。他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同事,朝林默的方向努了努嘴。

那眼神仿佛在说:看,这就是市长点名要来的人,一个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居然睡着了的废物。

一个笑话,一个很快就会在市政府大楼里传开的笑话。

然而,他们谁也不知道。

在林默闭上的双眼后面,他的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那一张张闪烁的【情绪剧本】,那些碎片化的信息,那些人名,那些地名,那些项目,那些利益链条……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被拆解、分析、重组。

一本厚厚的《江州市地方志》,正在他的记忆里被飞速翻阅。

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和利益链条,逐渐变得清晰、透明。

一个石破天惊的破局之法,正在悄然成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