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省委书记的批示:此风不可长!(2/2)
他沉默了许久,整个办公室里,只有墙上那面国旗,在空调的微风下,无声地飘扬。
终于,他拿起了桌上那支分量最重的红漆毛笔。他没有蘸墨,而是拧开了笔帽,里面是鲜红的墨水。
他铺开一张批示笺,手腕悬停在半空,似乎在酝酿着雷霆万钧之力。
片刻之后,笔尖落下。
六个字,力透纸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和决绝。
**此风不可长!**
写完,他将笔重重地扣在笔架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一个内线号码。
“是我,周正雄。”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纪委的同志过来一下。”
电话那头,省纪委书记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但立刻恭敬地应道:“是,书记,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周正雄看着那份报告和自己的批示,目光深沉。
他知道,这六个字一旦传下去,必将在某些地方,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
他更知道,这封神秘的“内参”,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而他,就是那个被石子惊动,决心要看看湖底到底藏着什么东西的人。
……
江州市政府,市长办公室。
夏清月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冷掉的咖啡。她已经在这里站了整整一个上午,目光始终投向省城的方向。
桌上的电话,安静得像一尊雕塑。
她在等,等一个结果。要么,石沉大海,她的冒险变成一个笑话;要么,惊涛骇浪,她的计划得以启动。
这是一种巨大的煎熬,比面对一百个周良安还要累。
突然,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响了。
铃声很轻,却像一道惊雷,在夏清月耳边炸响。她猛地转身,快步走到桌前,深吸一口气,才拿起了听筒。
“喂。”
电话那头,只传来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说了短短一句话。
“批了。六个字。”
夏清月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紧。她没有问是哪六个字,也没有问后续。她知道,规矩之内,对方能透露的,就只有这么多。
“知道了。谢谢您。”
挂断电话,夏清月缓缓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那张始终紧绷如冰山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她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仿佛将这几天所有的压力、焦虑和疲惫,都吐了出去。
成了。
她赢了这场豪赌的第一局。
她睁开眼,眼神中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和冷静。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周正雄的批示,像一把悬在周良安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能让他忌惮,能让他收敛,但还不足以将他斩落马下。
想要彻底扳倒他,还需要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
她拿起另一部内部电话,拨通了林默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林默沉稳的声音:“市长。”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陈老很满意。”林默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不仅看了‘画’,还留我在常大爷家吃了顿午饭,跟我聊了很多关于江州地方窑瓷的旧事。”
夏清月有些意外,她没想到林默竟然能这么快就获得陈望的认可。
“很好。”她言简意赅地评价道,“你的任务完成了,现在回来。”
“是。”
挂断电话,夏清月看着窗外。她知道,那份报告,是她射向周良安的一支箭。现在,她需要递给林默一把刀,让他去近身肉搏了。
这个年轻人,给了她太多的惊喜。她很好奇,他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而此时,刚走出常贵家小院的林默,正准备上车,却被陈望叫住了。
“年轻人,”老先生站在冬日的阳光下,眯着眼睛看着他,“你这把刀,很锋利。但是,光有利刃还不够,你得知道对手的铠甲哪里最薄弱。”
林默恭敬地站在他面前,洗耳恭听。
陈望慢悠悠地说:“周良安这种人,就像一条锦鲤,看着光鲜亮丽。但再漂亮的锦鲤,也离不开养它的那池水,也需要吃别人撒的饵。”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江州城里,有一个地方,叫‘江南会’。那里,就是专门给这些大锦鲤喂食的池子。只不过,那里的水,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