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从上访者到劳动者,尊严是自己挣回来的(2/2)
“这三万块,我拿出来了!我这条老命,今天也押在这儿了!我们不蒸馒头争口气!我就想让那个姓钱的看看,我们纺织厂的工人,到底是不是孬种!”
老人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上。
人群死一般地寂静。
片刻之后,那个叫王秀英的大婶,默默地走了出来。她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小布包,打开来,是一沓零零碎碎的票子,有一百的,有五十的,甚至还有十块的。
“我这儿……有八千。”她把钱放在了存折旁边,声音带着哭腔,“我儿子去年结婚,这是我剩下的最后一点家底了。”
“我这儿有五千!”
“我这儿有一万二!我闺女的嫁妆,先挪用了!”
“我这儿……”
一个接一个的工人走了上来。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最后的积蓄,或多或少,都放在了那张桌子上。
那不是一堆钱。
那是一颗颗滚烫的心,一份份被重新点燃的尊严。
他们用这种最朴素,也最悲壮的方式,回应了钱进的羞辱,也回应了林默的信任。
王伟也走了上来,他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只有皱巴巴的三百多块。他把钱放在桌上,红着眼睛说:“林局长,钱我没有了,但我有力气!从明天起,我不要工资,管我三顿饭就行!等合作社挣了钱,再给我媳-妇补住院费!”
“对!我们头一个月可以不要工资!”
“管饭就行!”
工人们的情绪再次被点燃,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被逼到绝境后,抱团取暖的决然。
孙海站在一旁,看着桌上那堆越堆越高的、混杂着血汗和泪水的钞票,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他当了一辈子官,见过无数大场面,却从未被如此震撼过。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所谓的官场智慧、为人处世之道,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渺小和可笑。
刘建军和几个信访局的年轻干部,自发地拿来计算器,开始清点。
“三万……加八千……加五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那个跳动的数字。
最终,数字停了下来。
“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五十块。”刘建军抬起头,声音有些干涩。
离三十万的门槛,还差八万多。
刚刚燃起的热烈气氛,瞬间又冷却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力的尴尬。大家已经倾其所有,但现实的鸿沟,依然无法填平。
就在这时,林默开口了。
“剩下的,我来想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林默没有多说,他转身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片刻后,他拿着一张银行卡走了出来。
“这张卡里,有十万块。”他把卡放在了那堆钱的上面,“是我全部的积蓄。密码是六个八。”
孙海大惊失色,一把拉住他:“林默你干什么!这是你自己的钱!你……”
林默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安心。他看着李建国,看着所有工人,郑重地说道:“各位师傅,从今天起,我不是什么林局长。”
“我跟你们一样,是这个合作社的一员。我投了钱,我就是股东。”
“所以,这不是我帮你们,是我们一起,干我们自己的事业。”
“挣了钱,大家按股份分红。亏了,我这十万块,就当是交了学费,我认了!”
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工人们最后的顾虑和心理负担。他们看着林默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看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看一个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李建国走上前,拿起那张银行卡,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林默手里。
“林局长,这钱,我们不能要你个人的。这是我们工人的事。”老人摇了摇头,然后看着所有人,沉声道,“还差八万多块,我们自己凑!家里有亲戚朋友的,去借!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把这口气争回来!”
“对!我们自己凑!”工人们齐声应和。
林默看着眼前这一幕,知道,这个团队的魂,算是真正立起来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金凤服装集团那栋闲置的七号厂房门口,聚集了近百名纺织厂的老工人。
他们不再是堵在信访局门口、满脸怨气的上访者。他们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最干净的工作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自己的搪瓷茶缸和工具包。他们站得笔直,像一群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
林默和李建国站在最前面。一夜之间,他们凑齐了三十万。过程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李建国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交到林默手里:“林局长,一分不少。”
林默接过,他知道这包里的分量。
他看向那扇紧闭的、锈迹斑斑的铁门,就像看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身后,是近百个家庭的希望和重托。
他转过身,看着这群已经脱胎换骨的工人们,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奥迪A6悄无声息地滑到了厂房门口。车门打开,钱进那个油头粉面的秘书,踩着高跟鞋走了下来。
她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手里却拿着一份文件,径直走到林默面前。
“林局长,我们钱总说了,合作之前,有些规矩还是要先讲清楚的。”她将文件递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意味,“这是厂房和设备的租赁合同,以及一份补充协议。麻烦您,先签个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