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39章 一个“锦囊妙计”,送给焦头烂额的市长们

第239章 一个“锦囊妙计”,送给焦头烂额的市长们(2/2)

目录

主席台上的赵立华,耐心地听完了所有人的发言。他清了清嗓子,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同志们能看到问题,承认问题,这是好事,是进步。”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报告里揭示的风险,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再沿着老路走下去,就是悬崖峭壁。所以,改变,是唯一的出路。整合,是大势所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有难处。破旧立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不想说空话。关于如何整合,如何走出困境,省发改委做了一些前期的调研和构想。”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丁学森。

丁学森慢悠悠地站起来,扶了扶话筒,脸上还是那副笑呵呵的表情:“感谢书记的信任。开发区整合,是个老大难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确实不好办。不过,我们委里新来的林默同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思考。他的想法很大胆,也很年轻,

唰——!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坐在后排角落里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林默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在无数道或审视、或好奇、或忌惮的目光中,沉稳地走上了发言席。

他没有带任何文件。

“各位领导,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触动。”林默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回荡在会场,“各位的难处,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三个问题:第一,整合了,我的产业没了怎么办?第二,厂子迁走了,我的税收没了怎么办?第三,项目黄了,我的人怎么办?”

三句话,直击要害。台下不少领导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所以,我们设计的方案,也正是围绕这三个‘怎么办’来展开的。我称之为‘一揽子解决方案’。”

“首先,关于产业问题,我们提倡的不是‘关停’,而是‘置换’。”林默伸出一根手指,“打个比方,海州擅长精细化工,那就把全省的化工产业,都向海州集中,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国家级的化工基地。而原本有化工产业的城市,可以把土地和资源腾出来,置换成省里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生物医药。这就像搬家,我们不是要拆掉你的房子,而是帮你置换一套地段更好、装修更豪华的江景房。对于置换过程中产生的阵痛,省财政将设立专项基金,予以补贴。”

台下开始出现一阵轻微的骚动。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诱人。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税收问题。”林默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变得更加有力,“我们建议推行‘税收分享’机制。还是刚才的例子,A市的化工厂,迁入了b市的化工园区。那么,这家企业未来五年内产生的所有税收,由A市和b市按五五分成。五年后,三七分成。十年后,才完全归属于b市。这等于说,鹅虽然飞走了,但它下的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还能分到一半。这就给了A市足够的时间,去孵化自己的新产业,实现平稳过渡。”

“轰”的一声,台下彻底炸开了锅。

“五五分成?还能这样?”

“这法子……好像行得通啊!五年时间,足够我们再扶持一个新项目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这个方案,就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他们心中最重的那把锁。它没有回避利益,而是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更公平的利益分配规则。

陈平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思索。

“最后,是人的问题。”林默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我们建议,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行‘干部交流’计划。A市的化工项目没了,但分管这个项目的干部,可以交流到b市新成立的化工园区管委会,担任要职。海州成功的管理经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辐射到全省。而其他地市的优秀干部,也能在更高水平的平台上得到锻炼。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对我们干部队伍的一次全面优化和提升。”

林默讲完,微微鞠了一躬,走下发言席。

整个会场,陷入了长久的、意味深长的沉默。

那份报告,是“破”。它把所有人都逼到了墙角。

而林默刚刚抛出的这个方案,是“立”。它在墙角边,给每个人都开了一扇窗,窗外,是柳暗花明。

从产业置换,到税收分享,再到干部交流,环环相扣,条条都切中要害,既解决了眼前的利益纠葛,又描绘了长远的共同发展。

这个“锦囊妙计”,让所有焦头烂额的市长们,都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对抗的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此刻,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在飞快地盘算着,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变革中,自己能得到什么,又要付出什么。

局势,已经从“我要如何自救”,再次悄然升级。

主席台上的赵立华,看着台下众生百态,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已经回到座位、神色平静的年轻人身上。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知道,棋局已经活了。

而接下来,真正考验执棋者能力的,不是在图纸上运筹帷幄,而是在棋盘上,与一个个真实的对手,进行短兵相接的搏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