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第一个主动“投诚”的人,本地的“活地图”老马(2/2)
“因为他们不‘方便’。扶持他们,见效慢,出不了成绩,报表不好看。所以干脆,在做扶贫规划的时候,就把他们划出去了。美其名曰‘生态移民区’,实际上就是‘遗忘区’。他们的人口,甚至都不计入贫困人口的统计基数里。一个不存在的人,自然也就不需要脱贫了。”
林默的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昨晚那个县长,要带着牛皮请愿书,徒步三天三夜来找他。因为在正常的渠道里,他们和他们的百姓,根本就是一群“隐形人”。
“这还只是红石县。”马卫-民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三十年积压在心里的东西,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还有中部的黑羊县,报的是‘旅游扶贫’,搞了个古村落开发。可项目款一下来,村子没修,县城的宾馆倒是翻新了好几家,都成了县领导亲戚的产业。游客来了,在县城住一晚,拉到村口拍个照,就算‘带动旅游’了。”
“还有西边的铁矿县,那里的水,重金属污染严重,种什么都不长。省里专项拨款治理,钱到了县里,买了一批净水器,发给了县政府和几个局的家属院。至于下游村子的老百姓,依旧喝着那能照出人影的铁锈水。”
马卫民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那根粗壮的手指,在地图上一个个地点着,像是在清点一处处早已溃烂流脓的伤口。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锥子,扎在林默的心上。
这些,是任何报告、任何档案里都永远看不到的真相。这是一个在基层浸淫了三十年的“活地图”,用亲身经历绘制出的一幅血淋淋的、真实的贫困地图。
林默看着马卫民的背影,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微微颤抖的手指。
他脑海中的剧本,悄然发生了变化。
“马卫民:情绪-激动、悲愤、释然、忠诚(初级)。”
那杯水,没有白倒。
“老马,”林默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声音很沉,“这些情况,你以前向上面反映过吗?”
马卫民的身体一僵,激动的情绪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灰败。他转过身,苦笑着摇了摇头。
“主任,我没您那样的胆子,也没您那样的背景。我反映过,匿名信写过,可最后都石沉大海。有一次,信不知道怎么被退回了县里,第二天,我家的玻璃就被人砸了,我上小学的儿子,放学路上被几个小混混堵在巷子里,打断了腿。”
他撩起自己的裤腿,脚踝处有一道狰狞的疤痕。
“这是十年前留下的。从那天起,我就明白了。在这片地上,水,不是往下流的,是往上流的。想干事,就得先学会闭嘴,学会当个瞎子、聋子。”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林默看着那道疤,仿佛能感受到十年前,一个想为民请命的基层干部,在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的无助与绝望。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马卫民的肩膀。
“老马,以后,不用再当瞎子和聋子了。”
马卫民的身体猛地一震,他抬起头,看着林默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嘴唇翕动,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主任,有您这句话,我老马这条命,就撂在这儿了!”
“我不要你的命。”林默重新将目光投向地图,“我要你,带我把这些烂掉的根,一根一根,全都刨出来。”
“好!”马卫民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响亮。
他像是卸下了压在身上几十年的枷锁,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脱胎换骨的精气神。他再次看向地图,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主任,红石县的‘能人’,黑羊县的‘亲戚’,铁矿县的‘净水器’,这些虽然盘根错节,但说到底,还都是钱的问题。只要您在,省里的刀子能落下来,剜掉这些烂肉不难。”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凝重。
“但南山片区,最难啃的骨头,不是他们。”
他的手指,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地图最南端,一个被群山和河流彻底包围的、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县城上。
“是这里。”
林默的目光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地图上,那两个字,仿佛带着一股阴森的寒气。
“黑水县。”
马卫民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在诉说一个禁忌的秘密。
“主任,那个地方……山高皇帝远,自成一国。别说扶贫工作组,就是市里的公安局长,没有县里的‘点头’,都不敢轻易带枪进去。”
“那里的水,比钱德发的水务集团,还要深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