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无根之敌(2/2)
最大的优势,也是唯一的弱点。
她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吕木翰的点拨像一道光,穿透了迷雾。
“导师”如此执着于“无痕”,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极度害怕暴露身份!他的身份一旦暴露,将对他造成毁灭性打击!
意味着他为了维持“无痕”,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和精力,每一步都必须精密计算,不能有任何意外!
意味着他的行动模式必然存在某种规律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为他信任自己那套确保“无痕”的方法!
“我明白了……”严雪喃喃自语。她立刻重新召集人手。
“调整思路!”她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锐利,“不要再被动地追查他留下的‘线索’,那些很可能都是假的。反过来想!我们要找出他为了维持‘无痕’,必须做什么,以及他绝对不能做什么!”
她走到白板前,开始书写:
1信息源:他需要大量个人信息来筛选目标(刘炜、周晓芸等)。他从哪里获取?黑客手段?社会工程学?还是他有特殊的信息渠道?(如:利用公共图书馆网络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避免家庭或公司IP追踪)
2物资准备:他需要特定工具(特殊蓝笔、防切割手套、特殊光盘等)。他从哪里购买?线下店?特殊网络渠道?购买行为本身如何做到“无痕”?(现金?盗用身份?)
3接触方式:他需要接触目标(如冒充志愿者接触刘炜家人,近距离修改日记)。他如何选择接触时机、地点、伪装身份?如何避免留下物理特征?(戴手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选择无监控路段)
4心理操控:他通过特定方式(加密软件、纸条、电话)进行蛊惑。他的语言模式、心理学知识水平、对目标的了解深度,是否能反推他的背景?
5安全屋:“黑塔”据点显示他需要物理空间进行准备。这类地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偏僻、废弃、有入口死角、可能拥有不稳定的旧电路供笔记本电脑充电)
“从现在起,”严雪目光灼灼,“我们不再只是刑警,我们要尝试像他一样思考,像一个极度渴望‘无痕’的幽灵一样思考!分析他每一个行动背后的‘成本’和‘必要性’,找出他为了‘无痕’而不得不遵循的隐形规则!”
这个思路的转变,像一把新的钥匙。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他们不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猎物,而是开始尝试理解猎手的思维模式。
严雪看了一眼吕木翰办公室的方向,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用他最冷静专业的方式,给她最需要的提示。
然而,就在团队刚刚重新振作起来时,医院再次传来紧急消息——刘炜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多器官衰竭迹象,生命垂危!
“导师”似乎连时间都计算好了,他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刘炜这个重要的“演员”活到最后。
严雪一拳砸在墙上。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似乎总是慢那幽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