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同仇敌忾志更坚(1/2)
晨光像是掺了冰碴子,冷冷地泼在县招待所的院墙上。昨夜的混乱痕迹还未完全清除,墙根处依稀可见几点暗褐色的血渍,像冻僵的蚊子血。院子里比往常安静得多,少了城关队那帮人咋咋呼呼的喧闹,只剩下各队猎手沉默地整理装备的窸窣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咳嗽。
丙组的房间门开着,消毒药水的气味还没散尽。李炮头和赵小辫的铺位空着,行李也搬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板床,像豁了牙的嘴。林志明坐在自己床沿,低着头,用力拽着绑腿的带子,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不是冷的,是憋着一股无处发泄的火气。他眼圈乌青,显然一夜没睡踏实。
乌娜吉已经收拾停当,依旧是那身旧狍皮袄,牛角弓背在身后,箭囊挂在腰侧。她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侧脸线条绷得紧紧的,像山崖上风干的岩石。她偶尔抬手按一下腰间——昨夜搏斗时,那里被棍梢扫了一下,留下大片青紫。
冷志军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他把爷爷传下的那支老枪仔细擦拭了一遍,又将那把鄂温克猎刀在磨石上轻轻蹭了几下,刀锋掠过石头的声音短促而清脆。他额角的伤口已经凝结成一道暗红色的痂,像贴了片小小的枫叶。他动作不疾不徐,仿佛昨夜什么都没发生,但眼神深处,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冷冽。
“吱呀”一声,公社带队的老文书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宿醉般的疲惫和愧疚。“志军,乌娜吉同志,明明……”他搓着手,声音干涩,“李炮头和赵小辫的情况,组委会已经安排了人照顾,医药费也由那边出。就是……就是今天这野外综合赛,你们组就剩三个人了。按规程,团队协作项目肯定吃亏。要不……我去跟组委会说说,看能不能……”
“不用。”冷志军打断他,把猎枪背到肩上,“三个人,也一样比。”
老文书愣了一下,看向乌娜吉和林志明。
乌娜吉转过身,眼神平静:“可以比。”
林志明猛地抬起头,眼睛通红,梗着脖子:“比!凭什么不比?李叔和小辫的份,我们一起挣回来!”
老文书看着眼前这三个年轻人,一个沉稳如山,一个冷静似冰,一个愤激如火,明明人数处于绝对劣势,那股拧在一起的气势却让他这个老人都觉得心头一热。他叹了口气,重重拍了拍冷志军的肩膀:“好!那就去比!拿出咱山里人的骨气来!万事……小心!”
去往北山赛场的卡车上,气氛明显不同往日。其他队的猎手看到冷志军三人上车,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敬佩,也有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林业局代表队的人依旧沉默,但那个暂代领队职务的副手,朝冷志军微微点了点头。鄂伦春队的孟和则直接走了过来,用生硬的汉语对冷志军说:“你们,是好猎人。夜里的事,我们知道了。那个胖子,该打!”他拍了拍自己腰间的猎刀,意思很明显。
乌娜吉对孟和的表态只是微微颔首,依旧沉默。林志明则像只被捋顺了毛的小兽,挺直了腰板。
北山脚下,作为赛场的这片林子被白雪覆盖,静谧中透着肃杀。组委会划定了比赛区域,设置了数个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点,比如协作搭建临时庇护所、利用有限工具集体渡过一个冰封的河汊、以及最后一项模拟围猎——需要至少四人分进合击才能高效完成。
抽签决定出发顺序和路线时,命运似乎又开了个玩笑。冷志军他们抽到的路线,是最远、地形最复杂的一条,而且要经过一片被称为“迷魂套”的密集灌木区。而林业局代表队抽到的,则是最近、最平坦的路线。
“肯定是有人搞鬼!”林志明气得差点把签条揉碎。
冷志军看着手里那张标注着复杂路径的纸条,又抬眼看了看不远处那几个眼神闪烁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个,昨夜似乎和王副领队站在一起说过话。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路远有路远的好处,清静。”
比赛开始的口令响起,各队如同离弦之箭,冲入茫茫林海。林业局队果然装备精良,配合默契,沿着平坦路线快速推进。其他队伍也各显神通,奋力向前。
冷志军三人却并不急于赶路。进入林子后,冷志军反而放慢了脚步。他蹲下身,抓了一把雪,在手里捏了捏,又看了看天空中层叠的云絮。
“乌娜吉,看这云。”冷志军说。
乌娜吉抬头,眯眼看了看:“晌午要起风,西北风。”
“嗯。”冷志军站起身,指向一条看似更绕远、沿着山脊线延伸的小径,“走这边。”
“冷哥,为啥不走地图上标的近道?”林志明不解。
“那条近道,要穿过‘迷魂套’的谷底。”冷志军解释道,“看着近,里面岔路多,积雪下可能有暗沟。起风时,谷底回旋风大,容易迷方向,也冷。”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乌娜吉,“咱们人少,不能有任何闪失。走山脊,虽然绕点远,但视野好,风向稳定,节省体力。”
乌娜吉赞同地点头:“山脊有驼鹿脚印,它们会选好走的路。”
林志明恍然大悟,对冷志军的判断心悦诚服。
三人沿着山脊行进。果然,虽然路程长了,但走起来顺畅许多。冷志军在前,依据风向和阳光判断方位,脚步稳健。乌娜吉断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她的耳朵似乎能捕捉到森林里最细微的声响。林志明居中,负责记录沿途发现的标记物,同时学习着两人的经验。
第一个任务点是搭建庇护所。要求利用现场能找到的自然材料,搭建一个能至少容纳三人的临时窝棚,要求防风、防雪。
林业局代表队已经在此处,他们人多,分工明确,砍树的砍树,捆绑的捆绑,已经初具雏形,用的是标准的三角棚结构,规整但费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