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 第178章 凯旋归家喜盈门

第178章 凯旋归家喜盈门(1/2)

目录

日头歪过西山梁子,把冷家屯的炊烟染成了金红色的时候,屯口那棵老榆树下,已经黑压压聚满了人。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传遍了屯子的每个角落——冷志军他们回来了!不光是全县狩猎大赛拔了头筹,听说还带回来了山里头的真宝贝!

胡安娜挺着七个多月的大肚子,一只手撑着后腰,另一只手搭在眉骨上,使劲儿朝屯子外头那条土路尽头张望。林秀花在一旁扶着儿媳,嘴里不住地念叨:“慢着点,慢着点,看再抻着!军子他们指定没事,这不好好的回来了嘛!”话是这么说,老太太自己的脖子也伸得跟老雁似的,眼神里的急切一点不比儿媳少。

冷潜老爷子没往人堆里扎,他背着手,蹲在自家院门口的磨盘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里,那张平日里刻满风霜、不苟言笑的脸,此刻也难得地松弛着,眼角细微的纹路里,藏着不易察觉的笑意和骄傲。灰狼和老狗缺耳朵一左一右蹲在老爷子脚边,灰狼耳朵竖得笔直,尾巴尖轻轻晃动,老狗缺耳朵上的那块疤,在夕阳余晖下红得发亮,两只狗都望着屯外的方向,喉咙里发出低低的、期待的呜咽。

“来了!来了!看见影了!”半大小子二嘎子像只猴子似的窜上老榆树,扯着嗓子喊起来。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只见土路尽头,先是出现几个小黑点,接着,黑点越来越大,逐渐能看清人影了。走在最前头的,正是身姿挺拔的冷志军,他背着那杆老猎枪,身上还是那件半旧的藏蓝色劳动布外套,但胸前挎着一个用红布覆盖的方形木匣,格外显眼。旁边是咋咋呼呼、走路都带着风的林志明,他手里挥舞着一面卷起来的锦旗,红色的绸缎在风里猎猎作响。后面跟着的是乌娜吉和巴雅尔,两人虽然风尘仆仆,但眼神明亮,步履沉稳。

“嗷呜——汪汪!”灰狼第一个冲了出去,像一道灰色的闪电,老狗缺耳朵也紧跟其后,撒着欢儿地扑向归来的主人。

冷志军弯腰,用力揉了揉灰狼的脑袋,又拍了拍老狗缺耳朵的脖颈,目光却越过欢腾的狗,直直地落在屯口那个倚着婆婆、正用力朝他挥手的熟悉身影上。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填满了,又暖又涨,一路奔波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志军!”胡安娜的声音带着颤音,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想跑过去,却被沉重的身子和林秀花死死拉住。

“回来了。”冷志军加快脚步,走到媳妇面前,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三个字。他的目光落在胡安娜明显又大了一圈的肚子上,再移到她有些消瘦、却泛着激动红晕的脸颊上,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欢喜。他伸出手,想摸摸她的脸,又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不好意思,手在半空顿了顿,最终只是轻轻拂去了她鬓角不知何时沾上的一点草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林秀花看着儿子虽然清瘦但精神头十足的样子,连声说道,又赶紧招呼后面的人,“明明,乌娜吉姑娘,巴雅尔兄弟,快,都快进屯!累坏了吧!”

这时,不知是谁点燃了一挂早就准备好的“大地红”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声瞬间将欢迎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捂着耳朵又笑又跳,大人们也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军子,听说你们拿第一了?真给咱屯长脸!”

“那锦旗就是奖品吧?真鲜亮!”

“冷哥,参王呢?快让咱们开开眼!”

“这几位就是鄂伦春和鄂温克的朋友吧?欢迎来咱冷家屯!”

林志明得意洋洋,唰地一下展开那面锦旗,只见红绸底子上,用金线绣着“神枪猎手,勇冠三军”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引来一片啧啧赞叹。

冷志军被众人簇拥着,一边应答着乡亲们的问候,一边小心翼翼地护着胡安娜,往家走。他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妻子,低声问:“这些日子,身子还好?没啥不得劲的吧?”

“好,都好,就是……就是娃有点闹腾,晚上老踢我。”胡安娜仰头看着丈夫,眼睛里像落进了星星,声音软软的,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臭小子,等他出来我收拾他。”冷志军嘴角上扬,语气里满是宠溺。

回到家院子,院里院外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冷志军知道大家最想看什么,他示意林志明把那个红布覆盖的木匣子拿过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匣子上,连喧闹声都小了下去。

冷志军深吸一口气,像是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轻轻揭开了红布,打开了木匣。

刹那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匣子里,铺着柔软的苔藓,苔藓之上,静静地躺着一棵人参。这参形体灵秀,芦头长而婉转,紧皮细纹,主体饱满,须根清晰绵长,最关键的是,那芦碗紧密得如同算盘珠子,一层叠着一层,昭示着它漫长的年岁。虽然已经离土,但依然透着一股子山野的灵秀和沉静的力量。

“七……七品叶……”人群里,年纪最大的赵老爷子颤巍巍地推了推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端详,声音都变了调,“我的老天爷……这参……这参怕是成精了哇!”

“这就是参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