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皮毛价昂瞄紫貂(2/2)
他指了指院子里那些锈迹斑斑的夹子零件:“夹子,要‘活’,不能‘死’。簧的力道要恰到好处,既能夹住它,又不能一下子把它骨头夹碎,坏了皮子。踏板要灵敏,伪装要天衣无缝,不能带一丝铁腥味和人味儿。下夹子前,手要用艾草水泡,衣服要熏松针烟,连喘气都得背着风!”
马老汉一番话,如同给冷志军和旁听的乌娜吉、巴雅尔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下夹子捕貂,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融合了追踪、心理、环境学乃至某种程度“仪式感”的深邃学问。
从那天起,马老汉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一条缝。他开始允许冷志军他们看他修补那些旧夹子,偶尔会指点一两句关键:“看,这个‘消息儿’(触发机关)要这么改,才够‘贼’(灵敏)。”“踏板
与此同时,林志明也从县里带回了更详细的市场信息。顶级的紫貂皮,毛色深紫近黑,光泽油亮,绒毛密厚,皮板轻薄柔软,被称为“墨里藏针”,一张完整无暇的,王经理私下透露,遇到豪客,三百块都有人要!即便是普通品相的,只要皮板完整,也能卖到七八十元以上。这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转向紫貂狩猎的决心。
在孙老药和马老汉的交替指导下,狩猎队开始了制作和改装夹子的工作。他们从屯里搜集来各种废旧夹子,拆解、除锈、重新淬火打磨弹簧、调整扳机力度、制作更轻巧灵敏的踏板和伪装盖板。整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细致。林志明毛手毛脚,不是装反了弹簧,就是打磨过头了扳机,没少挨马老汉的白眼。乌娜吉则展现出了惊人的巧手和专注力,她改装的夹子,连马老汉看了都微微颔首。巴雅尔力气大,负责一些需要锻打的粗重活计。
几天后,十几副经过精心改装、消除了铁锈和异味、用松针和艾草反复熏烤过的“紫貂夹”准备就绪。这些夹子体积小巧,结构精巧,触发力调整得既能牢牢困住紫貂,又不会对其造成过于严重的骨骼伤害,最大程度保证皮毛的完整。
工具准备妥当,下一步就是实战侦察。冷志军决定,由他亲自带领乌娜吉、诺敏以及嗅觉敏锐的灵嗅(幼犬,体型小,不易惊扰目标),进行第一次进山搜寻紫貂踪迹的行动。
他们选择了之前药鹿时曾路过的一片位于老黑山阴坡、植被异常茂密、遍布倒木和乱石的原始针阔混交林。根据马老汉和孙老药的经验,这种环境阴暗、潮湿、食物链丰富(多鼠类、小鸟,是紫貂的主要食物)的地方,最受紫貂青睐。
四人一犬,悄无声息地潜入这片人迹罕至的林地。阳光被浓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林下光线昏暗,空气潮湿,弥漫着浓郁的腐殖质气味和苔藓的清香。脚下是厚厚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落叶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乌娜吉和诺敏如同扫描仪般,仔细搜索着地面和低矮的植被。她们寻找的不是大型兽径,而是那些更为细微、容易被忽略的痕迹。
“看这里。”乌娜吉在一棵巨大的倒木旁蹲下,指着树根处几个极其微小、如同链珠般排列的黑色粪便,“是紫貂的粪便,很新鲜,里面还有未消化完的鼠毛和骨头渣。”
冷志军凑过去仔细观看,果然,那些粪便比老鼠粪稍大,形状独特。
诺敏则在另一处石缝边缘,发现了几缕极为纤细、闪烁着深紫色光泽的毛发。“是貂毛!”她小心地将毛发收集起来。
灵嗅的小鼻子也不停地嗅闻着,它似乎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很感兴趣,引导着众人来到一处背风的石壁下,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被苔藓半遮掩的小洞口,洞口边缘光滑,显然常有小型动物进出。
“像是一个貂洞的备用出口。”乌娜吉判断道。
他们沿着这片区域仔细搜索,又陆续发现了多处紫貂活动的迹象:树干上留下的细微爪痕、被啃食过的松树残果、以及几条隐藏在倒木和石缝之间、若隐若现的固定“溜子”。
收获颇丰!第一次侦察,就确认了这片区域确实有紫貂活动,而且密度似乎不低!
然而,就在他们沿着一条疑似紫貂主要“溜子”的倒木继续探查时,走在最前面、负责警戒的诺敏,突然停下了脚步,蹲下身,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冷哥,乌娜吉姐,你们来看这个。”她指着倒木旁边一片被稍微踩乱的苔藓地。
冷志军和乌娜吉快步上前,只见那片苔藓上,印着一个清晰的足迹。那足迹比狗脚印圆润,比猫脚印大,掌垫清晰,爪印锐利,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矫健和凶悍。
乌娜吉仔细观察了片刻,又凑近嗅了嗅足迹边缘残留的极淡气味,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抬头看向冷志军,语气带着一丝意外和警惕:
“这不是紫貂的脚印。这是……猞猁(shēli)的。”
猞猁!中型猫科动物,体型远大于紫貂,性格凶猛狡猾,以捕食中小型兽类为生,其皮毛同样珍贵,但狩猎难度和危险性,远超紫貂!
寻找紫貂的首次侦察,竟然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价值不菲、却更为难缠的猎物的踪迹。冷志军看着那个清晰的猞猁足迹,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看来,这片看似平静的密林,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狩猎队的皮毛狩猎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