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明珠映夜 > 第20章 虚实借景

第20章 虚实借景(2/2)

目录

她进一步描绘那幅光影交织的画面:“通过精密的灯光控制系统,我们可以主导这场‘对话’的节奏。当灯光聚焦于古画时,城市的影像只是背景里一抹幽暗模糊的幻影,如同记忆深处未被惊扰的梦境;而当观者的目光被吸引,转向镜面装置时,城市的影像逐渐清晰、凸显,甚至变得具有压迫感,而此时,身后的古画山水,则化为镜中城市的倒影或遥远的背景,仿佛是我们回望传统时的那一抹乡愁。”

她最终点题:“这种‘虚实相生’、‘古今叠影’的观展体验,本身就在叙事。它迫使观者在空间的移动和视线的切换中,自发地去思考自然与都市、传统与当代、出尘与入世之间的张力与联系。这,难道不是一种比形式上的并列更深层次的‘时空对话’吗?”

线上会议室里出现了长达数秒的寂静。仿佛能透过麦克风听到另一端人们屏住的呼吸。这个构想跳脱了所有常规的展陈思路,它不仅是艺术策展,更融合了空间设计、光学原理和东方哲学,精妙而又大胆。

随即,不知是谁率先轻轻倒吸了一口气,那声音在安静的频道里格外清晰。接着,低低的赞叹声如同解冻的溪流,开始潺潺涌动。

“太棒了……这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天哪,这个‘借景’的概念,简直是神来之笔!”

“视觉冲击力和哲学思考都有了,观众会记住这种体验的!”

认同和兴奋的情绪在频道里弥漫开来。之前提出调色方案的设计师激动地说:“林顾问,我明白了!不是让谁迁就谁,而是让它们在差异中互相成就!”

在城市的另一端,顾氏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顾怀笙独自坐在巨大的屏幕前,并未开启摄像头。他听着耳机里传来的,那个清晰、冷静又充满创造力的声音,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划了一下。他能清晰地想象出她所描述的那个光影交错、虚实互映的场景——那不仅仅是两个艺术品的对话,更像是一种隐喻,映照着他与她之间那种微妙而持续变化的关系:从最初的泾渭分明,到如今,彼此的身影开始悄然映入对方的领域,界限模糊,产生新的、难以言喻的景深。

他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激赏。这种激赏,并非源于她解决了某个具体问题,而是她总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将复杂的矛盾转化为更具层次的和谐。这超越了简单的“聪明”,这是一种近乎“道”的智慧。他没有说话,甚至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身体几不可查地向后靠了靠,一种松弛的姿态取代了之前的专注。

他甚至能想象出她此刻在书房里的样子——微微偏着头,眼神专注而明亮,或许唇角还带着一丝因思考而紧抿后的放松。这个画面在他脑中一闪而过,清晰得令他有些意外。

这时,顾怀笙的特助周谨的声音在聊天框里响起,言简意赅地打下了最终决策,也为这场讨论画上了句号:“按林顾问的方案进行深化。技术组、空间组、灯光组,请立即组建专项小组,在24小时内评估镜面材质、安装角度与灯光编程的可行性,并给出初步技术方案与预算评估。”

命令下达,高效而果断。

会议结束后,林舒安摘下耳机,书房里恢复了彻底的宁静。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感到一丝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思路被验证、创意被接纳的充实感。她望向窗外,夕阳正将天空染成暖金色,与屏幕上那冷峻的《天际线》形成另一种有趣的对照。

而她并不知道,在城市的另一端,有人因她构筑的那个“虚实之景”,内心也正泛起一圈细微而持久的涟漪。这涟漪,比任何直接的赞美,都更接近理解的本质。

目录
返回顶部